每一次回老家,发现父亲又比以前苍老了许多,尤其是在母亲逝世之后,他的视力更模糊了,听力也更差了,一句话总需要重复好多遍才能听清楚,好在他身体还算硬朗,生活也能自理。
父亲生于1944年,他的同龄人孙子也只比我小三岁,父亲是在41岁才生的我,因此,从小我就察觉到自己父亲比我同龄人的父亲要老很多,但那时他身材比较魁梧挺拔,饱经岁月的雕刻之后,如今已经变成身体干瘪的老头。
听村里老一辈人说,父亲年轻时非常聪明能干,爱动脑,任何事他都能干得漂漂亮亮的,尤其在种田技术上更是堪称一把好手,并且还力大如牛,后来还当过很多年的生产队长,同辈里面没有一个人不服他。
从小到大,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有人谈到他,对他的评价都是不吝赞美之词。
而在我的印象中,他性格耿直,话不算多,一副儒雅形象,轻易不会对我们兄妹发火,但发起火来,我们可能会掉层皮,但我妹除外,因为我妹是他的心头宝。
他是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因此我特别喜欢听他讲过去的老故事。
父亲兄妹共有四人,老大是哥哥(我大伯)、老二是姐姐(我姑妈)、老四是弟弟(我小叔),我父亲排行老三。
后来因另外一个爷爷(我爷爷的兄弟)没有儿子,所以就将大伯过继给了他,姑妈在1953年就嫁到了武汉城里,父亲也就承担起家里老大的责任,照顾父母和年幼的弟弟。
因为解放前我爷爷一直都是在做小生意,解放后被人告发就被扣上了富农的帽子,因此爷爷奶奶没少挨批斗,一家人也跟着吃尽了苦头。
父亲年少时正处于新中国最坚苦的时代,虽然少了战乱,但天灾肆虐,吃不饱饭就是家常便饭,这也造就了父亲这一代人坚毅不屈的性格。
父亲一直都有个当兵的梦想,在他十八岁那一年他去报考参军,并且很轻易就考上了,全家人感觉终于看到了希望,欣喜若狂一夜未眠。
要知道,那个年代当兵可是一件光荣无比的事情,并且还是一条能改变家族命运的捷径,但是命运往往就是喜欢捉弄人,临入伍的头一天,父亲被人揭发是“富农家的儿子”,结果父亲被退了回来,换上了贫农家的孩子来顶替。
当兵梦破碎,壮志未酬的父亲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一家人也瞬间如坠冰窟,全家人又是一夜未眠,这一次是因为绝望。
当兵不成,这也成了父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至今他对这件事依旧耿耿于怀。
尤其是看到与他年龄相仿的人当兵回来之后,个个都是风风光光成为了城里人,他就会心有不甘。
“如果我那年能去当兵,你们小时候也不至于跟我受这么多苦”。父亲常常自责地对我们说。
我们则安慰他:“过去的事您就别再提了,你看我们现在过得也不差啊”。
如今,已年近八旬的父亲,再讲起此事的时候,我能看到他的眼神中依然充满了着强烈的不甘,那是对军人梦的向往,更是对命运的不妥协。
或许,这是一个男人这辈子都无法逾合的伤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