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一
来自第一章《三分钟说一个完整的故事》
P17
随后,老编剧传授我们,三十多年编剧生涯教会他的“故事的公式”。
所谓“故事的公式”,其实就是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他的“阻碍”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他如何“努力”?
第四个问题:“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第五个问题: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第六个问题:意外发生,情节会如何“转弯”?
第七个问题: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把上面的七个问题简化之后,就可以得到故事的公式:
1. 目标→2.阻碍→3.努力→4.结果→5.意外→6.转弯→7.结局
不管小说、电影,还是漫画,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戏剧结构。
真有这么神奇?不信我们挑一部耳熟能详的小说来验证一下。
我们举“科幻小说之父”,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八十天环游世界》为例。
1.目标:主人公霍格跟朋友打赌,他要在八十天之内环游世界一周,以双方全部财产作为赌注。就这样,霍格从英国伦敦出发,展开他追赶时间的旅程。
2.阻碍:
一、霍格被误认为银行大盗,所以沿途遭警察用各种方法阻拦。
二、霍格是个软心肠的好人,常出于各种善意,而耽误了行程。例如他从印度婆罗门教徒手中,救了一个即将被陪葬的印度女孩。
3.努力:主人公用尽各种方法追赶时间,例如冒着生命危险,乘坐大象抄捷径走进死亡丛林,乘坐火车强行飞越底下是滚滚河水的断桥……好几次都差点丢了性命。
4.结果:环游世界一周,回到英国伦敦。霍格一共花了八十天又五分钟,也就是输掉了比赛。
5.意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根据出发地英国伦敦的日期显示:霍格只花了七十九天又五分钟。(不是八十天又五分钟吗?怎么突然变成七十九天又五分钟?)
6.转弯:情节大逆转,因为地球“自转”,造成了各地时间不一,形成了所谓的“时差”。所以当霍格往东走,绕地球一圈,所花费的天数就会减少一天。反之,如果往西走,则会多出一天。
7.结局:主人公霍格不仅赢得最后的比赛,还因为好心肠,而抱得美人归。
「I,重述知识」
故事的公式,即作者命名的靶心人公式,请绘制一副图画,来呈现这个公式的7个问题,并思考哪个环节需要注重着墨?


「A1,激活经验」
来一个你的故事,开始前,请挑选一个场景和听众,用用靶心人故事公式,讲述一个三分钟说完的故事。
《心理咨询师自扒黑历史》
刚进入心理学这个行业的时候,我很有激情地努力学习着各种咨询流派与技巧,希望有一天成为像杨凤池、曲伟杰一样的著名心理咨询大师。可由于我是男性,加上又是理工科教育的背景,还有曾经的军营生活,使得我对于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并不是那么地敏锐。可感受性毕竟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的基本功,于是我便要努力地训练自己的感受性。我参加了多次沙龙,也参加了很多次个人体验,自以为准备得不错了,终于可以进行咨询了。
在机构的安排下,我接待的第一位来访者,是一位社区矫正人员。我用书本的方法做着咨询,可确实是忽略了他的感受。这一点,在事后的督导过程中,我是感受到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失败的咨询,我再次对自己是否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产生了怀疑。
快结束的时候,来访者向我鞠了一躬,接着说谢谢我专注地听他说,他好久没有被这样聆听了。那一刻,我似乎又从失落中醒过来。事后,通过督导的指点,我的自信心也一步步增强,到现在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
「A2,规划运用」
靶心人公式讲故事,可以在什么活动或人际交往中介绍给他人,你会怎样介绍,让对方愿意试这个公式。
《欲予先取》
可以开一个故事会的沙龙,让参与的朋友们(人数在7个 以内)先各自讲述自己的故事,我自己再按照这个步骤讲述一个故事,然后再让学员谈自己对其他朋友所讲故事的感想。最后将我所讲述故事的框架给出,也就是今天拆页中所说的靶心人公式。
关键点:我自己要事先准备好一个故事。
提升点:现场对学员的故事按照公式进行改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