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我去人力办公室沟通绩效评价明细表的问题,结果却被人力经理拉着聊了很久。本来只是为这一项事来,却扯出一堆事情来。
人力部经理一直在向我抱怨我的副经理,比如在工作中的失误,在工作中有哪几个点没有做好,工作态度有哪些问题,利用工作时间学习考证的问题,工作不负责的问题。他突然间反映出这些问题,我有点毫无防备。就我入职这么多天以来,我感觉副经理是比较专业,接受问题的能力也很快,比较擅长与人沟通。在我的印象里,几乎全是正面的评价,怎么到这里全是些负面评价。我应和了一阵子,表明以往的事情不会追究,以后加强规范。但是究竟该如何做,我心里也没有底。
我知道人力部经理跟副经理一起合作过一个项目,里面互有失误,他说的也不一定全部属实。里面的问题有待核实,但是如何管理属下的这个问题又一次进到了我的心坎里。上次看了一篇《认清职责,拒绝责难》,里面提到了领导的职责很大一部分要让下属为自己的工作负责。想再次看一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希望从中获得启示。
我再次看了一下同一篇文章,又有新的发现,洛克菲勒认为大部人都有推诿责任的防备心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认真的去倾听,这倒是个非常好的主意。确实需要时,我可以跟副经理沟通一下,倾听一下她的想法。
随手又看到了《做目的主义者》,这让我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篇文章,关于一个女孩如何从打工妹,到国外程序员的故事。大部分人不是太成功,只是得过且过的过日子,关键就是目的性不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积极上进的,事实上我也没有一个清晰的目的。如果真要看,还是有一些小目标,比如考过注会,考过税务师。这些小目标都只能说是手段,不能把它们当成目的。我也一直在想,是不是应该放弃考证、更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可是,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最近每次遇到工作中的问题,还有迷茫的时候,我都想起要到《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中来找找答案。电子书翻看确实有些不方便,让我觉得有必要拿下他的纸质书,以便随时翻看。
买书的时候,发现卖家把它跟一些成功类的书捆绑销售,心里感觉有些不适。我觉得这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成功学书,而是真正实用的书,帮助人们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教育问题的书。最终,我决定单独买这本书,而不与其他书一起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