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当初为何开始读这本书。也许是书名给人一种了断的感觉,而我那刻的心情想要某种了断;或者是作者的名字看起来熟悉。我并没有读过许多Colleen Hoover的书,但是看起来她写过许多本关于爱情和年少。我是在年初的时候读得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因为语言简单、情节易懂,所以读起来倒是不费力。
剧透预警:
女主Lily在父亲葬礼上的呆滞,引导她来到相识的天台,和男主Ryle的相遇相爱电光石火(不明所以)。不料少年时期的男主Atlas强势回归(预示着故事线会改变,不然没有必要安排他回来的,懂得都懂)。结局是坚强离婚,以及在街角重拥初恋。超狗血好吗!!!真实的生活大多不会这么戏剧化或者更加戏剧化。其中几个情节我一直记得:天台上的会话,多年以后转角相拥,许多的影视作品里也会有这样的场景。 本着开卷有益的读书原则,如下记录几点自己的思考。
爱情的发生是不是在一瞬之间?
答案永远会有争议,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少争论的论题便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没有办法去看遍世界所有,也便没有办法统一而论,总有人会来打你的脸。我尽量说得小声,因为没准此刻正有人奔赴着赶来——打我的脸。
我经历过一眼而深的爱情,也体验过长久的友谊到相拥的瞬间......这世界的状态千千万万。最近由热播剧《消失的她》而引发的全民爱情幻灭,实际上清醒来看都是由一个无解的论题,而引发的营销狂欢。我们不至于追求极致,也没有必要太过悲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际遇,在经历的途中全情演绎、在旁观的时候清者自清,便好!
旁人拿到的剧本,也许你也拿到——如果注定会有一个邪恶的人会来毁灭你,你要如何逃离?企图逃脱命运难道不是更加战战兢兢?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时间尽头的恋人》,女主永生不老,可却需要永远逃离,这是她需要付出的代价。最后一幕的那根白发,也许会让你明白这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等价交换,没有必要硬要强迫自己去战或逃。
迎接、欢送——故事有始有终,人的一生也是如此。
我们爱别人是因为什么?
故事的女主Lily究竟有何不同?能让两个男生念念不忘?美貌吗?因人而异。一个人爱另一人并不是命中注定,只是我们选择在某个节点坠入爱情,选择去忽视其它选项。可喜的是,生活中每个人其实并没有很多的可选项,这反倒使选择变得简单。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人们最终都会妥协。
我们相识的人和我们活在同一个圈层,我们相遇的人极其有限。那些等待命定爱情的人,大多在更大的年纪后幻灭,或者选择固执地永久等待一个没有答案的事件发生。爱情,是人类基因里的操控。相信便有,你也可以选择不信,但是总要过完这一生的,有一些情感的波折对于生活体验也是聊胜于无的。所以很多沉迷爱情的恋爱脑,很多狗血的爱情剧。人们只是在喂养自己的空虚和欲望,无可厚非。否则活着为了什么?太遥远。
爱情的发生和毁灭看似在一瞬之间,实际上都是由长久的习惯累积而成。我们爱一个人的瞬间——因为多年来养成的审美和价值观,让他看起来与旁人不同。我们不爱一个人的瞬间也是因为积累的情绪抵达到不得不毁灭的程度。故事中Ryle对Lily无端的控制看似可怕,但只有Lily心里清楚,有些猜疑并不是毫无道理。
最初和最终的爱并不存在
我一直相信,人这一辈子会爱许多人。那些百年如一日相爱的人,也不见得就是真的百看不厌。厌倦是刻在骨子里的情绪,那些选择腕骨剔除的人,只是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不同的地方,大可不必鄙视那些朝秦暮楚者。体验极致情绪的人,并不比努力克制的人活得更容易。我们没法做到既不伤害别人也不伤损自己。拥有选择怎样体验人生的自由:才有新闻、才有故事,才有许许多多的明暗和不同。有人一定会说,我只想平安顺遂一生,携一人终老。你可以的,找一个相同世界观的人,各自维系便好。没有人在阻止你过想过的生活!
怎样才是最好的安排?
Lily和Ryle的结合,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地方,Atlas的出现带来了更多的故事。从来没有从始至终最好的安排,当下就是最好的安排。如果Ryle不执着于Lily过去的感情,不执着于未来的归属,他们还是相爱的一对、会有孩子和满头白发。如果Atlas不活在小时候的悲惨记忆里,也许无论生活在哪个城市都可以是幸福的。不一定非要去波士顿,对的人绝非Lily而已。
局中的人看不清,人们的一生都在和自己的执念抗衡,所以无法活得轻松——有些可悲,但也是存在的一部分,不然很容易堕入哲学的空。
结语
无脑地被爱谁都想要,人们钟爱玛丽苏不无道理,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依附——无论是人、是物、是思想。生活中,虽然还没有人一眼便爱上你,但是所有故事的发生都需要有人先主动。你先去爱吧,如果爱情是你的依附!
FYI:如果你也想要读一读这本书,请点击亚马逊购买英文原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