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让生活美好摄影读书
人到什么地方都是吃饭 ——读《流光·沈从文散文选》

人到什么地方都是吃饭 ——读《流光·沈从文散文选》

作者: 苇眉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2-05 21:44 被阅读0次

人到什么地方都是吃饭

——读《流光·沈从文散文选》

文/苇眉儿

读大家的书,心情很是仰慕,还带少许的恐慌,是因为自己与之的差距和层次。

大家,大作家,之所以这样说,实在是语文课本中和课外阅读推荐篇目中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太多了。

资料上有这样的介绍:中国20世纪文学世界的无冕之王;两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民国时期被称为中国的托尔斯泰;作品结集80多部,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位……

作为读者,作为后辈,唯有顶礼膜拜,真心敬仰,和渴望学习。

手中这册《流光·沈从文散文选》很是与众不同:裸脊锁线设计,契合了沈从文先生笔下如梦似幻、美丽忧伤而又野性自然的湘西。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摊在桌上,一页一页细细品读。要知道,很多书,厚,阅读的时候书页很容易合上,非得用夹子或者很沉的东西压住才能摊开好读。而这本,随便翻阅哪一页,都可以惬意而又舒适地阅读。

非常适合我这个阅读懒人。

封面上有句话深入我心:用一颗心,去为一切光色声音气味而跳跃。书中收录了沈从文先生的很多名篇:《流光》《生命》《湘行散记》《云南看云》《忆北平》《不毁灭的背影》……其实,读到这篇《不毁灭的背影》文章时,任是谁也会想起朱自清先生那篇脍炙人口的《背影》。没错,这篇文章怀念的正是朱自清先生。都说文人相轻,这样的友情和缅怀相信会令很多文人脸红和羞愧。

沈从文先生说,佩弦其为人也,温美如玉,外润而内贞。

沈从文先生说,佩弦先生的土耳其式毡帽和灰棉袍,也是西南联大同人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但这两样东西必需加在一个瘦小横横的身架上,才见出分量,——一种悲哀的分量!

我喜欢沈从文先生这篇文章的结尾。

他是这样写的:“能毁灭的已完全毁灭。但是佩弦先生的人与文,却必然活到许多人生命中,比云南唐府那座用大理石砌就的大坟还坚实永久。”

这句话,我借花献佛,也送予沈从文先生。

谢谢您的文字指引越来越多的读者向善,向美,向上。

还有一句话,是沈从文先生在另一篇文章——《沅陵的人》一文中借由女孩夭夭的口说出的:“人到什么地方都是吃饭。”

是的,人到什么地方都是吃饭。我已人老珠黄,我也资质平庸,就算我是酒囊饭袋,到什么地方只晓得吃饭,但您的文字永远熠熠生辉,刻进我的生命和骨髓——致敬沈从文先生。

附:

书中有错别字。

第223页第2自然段第4行原文:但这两样东酉必需加在一个瘦小横横的身架上

应该为:但这两样东西必需加在一个瘦小横横的身架上

相关文章

  • 流光散

    文/刺桐木夏 夜添墨色清寒,催弦月成眉弯。零风正落,卷过红尘叶,落满残山。空怜,无人伴落红,贪念转世余欢。 秋字落...

  • 你写不好文章,是因为读书太多了

    写作不需要读很多书,熟读个一百来篇名家散文就足够了。 名家散文选集,都是编者挑选作者最出色的散文汇编而成的,这些散...

  • 旁听在北大(四)米价方贵 居京亦弗易⑨

    01 这样的童年,按照他的说法是“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这时候的沈从文,“离开了家中的亲人,向什么地方去,...

  • 曲尽人散寄流光

    山河如故盛世已改,拂尘踏碎镜花绝代,寒潭水月彻骨情深埋。陌路覆青苔,艳色尘缘惊扰无声万簌浮尘绕过眉睫,篡改花容。我...

  • 我的读书笔记——读《沈从文散文选》

    对沈从文的印象停留在《边城》里爱慕翠翠的两兄弟身上,然而到底有些模糊,因为我并没有认真读完全文。 也曾经在杂志上读...

  • 《思远人》

    《思远人》 ―飞云墨染流光老 飞云墨染流光老,天亦渺苍, 寒意散尽,便得暖光...

  • 榕窗小札(5)

    (26)早读《沈从文散文选集》。9点,未及早餐,子华来,即与他到社保局为其办退休事宜。人多,排队等候,近11点始办...

  •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周日,带娃拜访邻居,发现邻居客厅有一本沈从文文集,于是借来一读。 沈从文是湘西凤凰县人,高中...

  • 2019-05-17

    读沈从文《烛虚》...

  • 汉服文化|《边城》成绝唱,“服饰”溢流光

    边城成绝唱,服饰溢流光 春秋战国服饰 笔者对沈从文先生的认知,始于才华,陷入情怀,终于敬仰。 沈从文名如其人,一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到什么地方都是吃饭 ——读《流光·沈从文散文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aq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