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无论是财经媒体,还是创业者本人,“幸存者偏差”是最常见的认知错误。我们总是从成功的企业、成功的创业者身上去找规律、找方法,而无法从数量更加庞大的失败的企业和失败的创业者身上找到规律和发现问题(因为它们已经消失)。这样的现状,给创业者带来了很多误导。
这样的语境中,创业者个人的反思和复盘,显得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弥足珍贵”。
昨天和一个认识了十多年的朋友晚餐,他说:“我不懂你们企业管理那么多鬼理论,我知道你这些年遇到这么大、这么多困难,居然企业还能活下来,让我特别吃惊。”
其实,任何一家看起来强大的企业,崩溃也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何况我经营的小企业,存亡可以是一念之间的故事。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所有大小企业时刻面临着的艰难选择。而最终决定我们存亡的最重要的关键点是:我们正在坚持或调整方向到底对还是不对?
有时候,我们过度夸大了“坚持”“执着”的意义。因为在错误的方向上坚持与执着,就是南辕北辙,基本归宿就是死路一条。
02
创业至今15年,近4-5年持续低迷,也在持续调整,没有死掉,也基本脱了三五层皮了。我一直反反复复在想的一件事情就是:这样的方向对不对?这样的坚持到底有没有意义?
最近1年来,我在经营上做了两个方向性的调整:
第一,作战方式调整。即由原来自己企业独立作战,调整找强大的企业合资合作,联合作战。
姜汝祥博士说“钻石才能切割钻石,强者才能服务强者”,我们的客户是各地政府、央企和上市公司,一个弱小的民企基本上没有可能做好“切割”“服务”工作的。
于是过去近一年来,我们开始找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商谈合资合作的事宜,商业模式和合作模式基本得到了他们的首肯,开花结果仅剩一步之遥。
第二,检视判断项目角度的调整。即从经营者角度思考项目是否可行、是否盈利角度,调整到从投资者角度思考项目的投入方式和退出方式,并开始启动持续融资的工作。
过去大半年融资工作中接触到的厉害的投资人还真的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发现:绝大多数投资人看重的,根本不是你项目盈利的分红。他们看重的无非两点:一是项目风险是否清晰可控;而是项目是否具备对接资本市场的可行性,就是退出方式是否可行。
这个角度调整的最大意义在于:做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下利润,一定还要看到未来和趋势。
03
即使开启了这样的调整,项目商业计划和财务测算也做出来了,我仍然在想:我们企业的业务到底有没有前景?业务方向有没有问题?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大体也就是这样的情形。因为我知道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方向不多,努力白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