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知书达礼
人生有三知: 知足,知止,知常

人生有三知: 知足,知止,知常

作者: 饥者求食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10:42 被阅读149次
人生有三知: 知足,知止,知常

《增广贤文》则将这个道理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是一种心态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

名声与健康相比,哪个更实际?生命与财产相比,哪个更贵重?过分在意某些东西,必定要为之付出更多的代价;一味敛财守财,难保不会遭遇意料之外的损失。所以说,做人要知足惜福,知足就不会贪得,不贪就不会招来屈辱;更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知止就不会懈怠,不懈怠才能常保平安。

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一切罪孽都源于欲望,一切祸端都源于不知足,一切过错都源于贪得。

人活一世,应该把身外之物看轻:名誉、财富、权力、地位都是暂时的。仕途得意混得再好,终归要退居幕后颐养天年;物质财富积攒再多,能享受的不过是一日三餐。哭也一天,笑也一天;苦也一天,乐也一天。唯有学会知足,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

人生有三知: 知足,知止,知常

知止是一种智慧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学》

知止,即知进退。当行时则行,当止时即止。

汉朝著名谋士张良,自辅佐刘邦入都关中后,便托辞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稳固,张良更是遵循其行止有度的处事原则,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位置。因而在汉初刘邦铲除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得以保全自身,避免了兔死狗烹的悲惨结局。

曾国藩曾说:“人生之善止,可防危境出现,不因功名而贪欲,不因感极而求妄。”

知止的智慧,正是在于要认清自己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并且时刻警醒自己,行事不要超越自己的本分。

《红楼梦》中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可谓震慑人心:“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幅对联写尽了世人心态:明明已经拥有了很多,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被贪欲所控制,一错再错,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待到幡然醒悟想要回头时,才发觉为时已晚。

须得做到知止常止,才是立身长久的不败之道。

人生有三知: 知足,知止,知常

知常是一种境界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道德经》

水流千里,终究向海;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世间万物都要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规律恣意妄为,必定会招来祸端。

顺应自然不代表消极无为,而是指行事因时而动、因地制宜,把握好分寸和时机,倘若处在不恰当的时间地点,就不要刻意去追求。

人活一世,不如意时,要知道这便是人生常态,然后泰然处之。

知常,是懂得顺其自然,是享受洒脱的清欢,更是放飞心灵的自由。

在生命的旅程中,每一段路,都有不同的领悟,都不是白走的路。

如果你刚好处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那就知足吧,好好享受平淡悠然的寻常日子;如果你正处于春风得意时,那就知止吧,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形,适可而止;如果你刚好处于低谷期,那就知常吧,好事坏事,终成往事,安然前行。

相关文章

  • 《道德经》:知足,知止,知常,人生有三知 ̄转载群友的

    《道德经》:知足,知止,知常,人生有三知 儒风君 中国会计视野 今天 知足、知止、知常是我国特有的人生智慧。 《增...

  • 人生有三知: 知足,知止,知常

    《增广贤文》则将这个道理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是一种心态 “名与...

  • 人生三大智慧 : 知足、知止、知常

    知足、知止、知常的人生智慧 《增广贤文》则将这个道理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

  • 知足 知止 知常

    知足。做人要懂得知足,知足方能常乐,不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给他美好的生活,也会被他浪费掉。而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生活再...

  • 知足,知止,知常

    如果你刚好处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那就知足吧,好好享受平淡悠然的寻常日子; 如果你正处于春风得意时,那就知止吧,时刻提...

  • “知足常乐,知不足也可乐”

    读弘一法师的智慧有感而发 “知足常足,知止常止“-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

  • 知足常乐

    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

  • 知足常乐

    知足常足,终生不辱;知止常止,终生不耻。

  • 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知足是对自己拥有的,虽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到某种程度,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知止”...

  • 知足常足 知止常止

    “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 凡事都是过犹不及,所谓欲火焚身,过于强烈的欲望会毁灭掉人的生命。即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有三知: 知足,知止,知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cn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