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在郊区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妇女没事爱聊些家长里短,打发光阴。有一次我回去,见到一群人聚集在巷弄处,端着饭碗,正眉飞色舞地议论着些什么。我有心避开,无奈被邻居大妈刚好一手抓住手腕。她神秘兮兮地在我耳边说:“你小学同学,王xx ,就知道成天捧书看 ,看得两眼都快瞎了,戴着眼镜的镜片厚得像酒瓶底了,这次又丢工作,在家继续啃老。你说,这样的书呆子,有什么用啊!”
虽然,我挺反感村里的大妈没事瞎嚼舌根的行为,不过她们有句话的确讲到了点子上,那就是:一个成年人,读再多书,却没有自立能力,也是枉然!
在读书这条路上,岂止是我的同学走了弯路,我又何尝不是跋山涉水地寻找正路呢!
如果你也在读书中产生了这样的困惑
困惑一:有那么多书,不知道读哪本好?
困惑二:读过的书,却记不得书中在讲什么?
困惑三:读懂了一本书,可依然不知道怎么为我所用?
那么,我建议你读一读《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本书。
没错,就是这本书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知名讲师大岩俊之,他每年能阅读300本以上的书籍,并把书中的知识点落实行动,成功创业,开启了全新的职业生涯。在本书中,他将以自己多年的阅读经历和他作为研讨会讲师的独立创业经验为例,具体向我们阐述了如何通过读书来获取知识,并且总结了一些能让读者实际行动起来的具体三个步骤。
一、设定读书目标,“功利”阅读
如果想读书,却不知道该抓取哪一本来读,这说明读者在读书时毫无目标。没目标地读书通常会有两种后果:要么收获寥寥,要么坚持不了。
因此,迈出高效阅读的第一步必须明确目的。就如作者所言“带着主动意识去行动会更加专注,因此也会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获”。
前段时间,闺女闹腾得不行,还故意跟大人对着干。才当了两年妈妈的我,那会真有点不知所措了。焦虑不安的我开始寻求书籍的帮助,在网上下单买书,去图书馆捧回第一眼看着有用的书。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脑子高速地旋转着,拼命用现实的经验对照书本知识,渐渐地心平气和了,逐渐理清了思路,居然有那么一点阔然开朗的感觉。就这么两个星期,我居然为自己整理出了一份育儿书单,并且还记了读书笔记,写了好几篇书评。
当然高效读书,必须得学会断舍离,只关注书中有效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获取一本书的精髓。
1、限定时间阅读
在读书的过程中,不限定时间阅读,容易走神也记不住多少内容。另外,有些书籍不需要整本通读,短时间翻阅即可。大岩俊之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理念:阅读商务类书籍,完全不用从头读到尾,而是要摘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2、浏览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梗概
这是判断一本书主旨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判读一本书是否符合需要的重要依据。
3、运用“二八原则”提炼关键信息
要记住整本书的内容,不仅耗时间,费精力,而且性价比极佳极低。回忆上学时,学霸们,一般都能抓住重点,集中火力解决自己不会的,而不是求面面俱到。反而是那些看似用功的伪学霸们,才会一字不落地抄下全部错题,头也不抬地猛做习题,结果可想而知,考下来依旧惨不忍睹。
其实,在阅读这件事上,我们也需要抓重点,因为“全书最重要的20%,占有80%的内容”。这就是被广泛熟知的“二八定律”。
二、“眼耳口笔”,多管齐下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经常看到这么一组对话:
“我读过很多书,但大部分都忘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从小到大,我吃过很多食物,虽然现在已经不记得吃过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的确,读过的书不可能全部记住,就算有些内容忘记了也实属正常。但是这并不代表阅读者就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读书过后,脑袋空空的境地,而是要反思自己总是记不住书中内容的原因。
我们的记忆是如何被遗忘的?
前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研究发现:人脑对新事物遗忘是循序渐进的,遗忘的进程并不均匀,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了著名的“艾宾浩遗忘曲线”。
图片来自百度可见,如果不主动记忆,书上的知识全部忘光也不足为奇。
那么如何才能在读完书后,记住所需的知识呢?
我们需要采取几种主动记忆方式:
1、反复阅读,拓宽阅读深度
根据“艾宾浩遗忘曲线”的规律,对于一本“好书”,只有通过重复记忆,才能牢记内容。读完后及时复习,以后回顾的时间可以逐渐拉长,读过两三遍后,对书本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
2、采用各种记忆方法,巩固知识
比如,把知识点整理成故事来记忆、使用首字来记录文字、创建形象,联系记忆、便利贴记忆法。
不过在作者看来,最高效的方法是利用思维导图,将头脑中正在思考的内容以可视化的图形呈现出来。
他在《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如何制作一本书的思维导图”的方法。
“首先,按照顺序总结一本书的章节、标题、小标题(粗体字)”。
这样做可以掌握书中的层次结构,提炼精髓,便于梳理主题。
“其次,要按顺序整理书中自己感觉最重要的内容”。
通过这一方法,可以突出“自己的重点”,以后回顾,就很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阅读用的思维导图,无论手写和用电脑制作,都可以。不过一般而言,尽量用一张A4或A3纸整理到位,用各种图画、颜色搭配可以使视觉上更为丰富,从而加深记忆。
一次读书会的线下活动思维导图的好处颇多:
1、整理思路
2、大幅度提高构思水平
3、提高记忆力
4、容易产生新的创意
……
三、燃起你的行动力
有句话说得好:“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这主要是“光读书,不行动”造成的。再好的知识,也只有付诸行动才会发挥效果。
本书作者大岩俊之给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落实行动的指导方法。
1、设定具体的行动目标,思考目标与现状的差距
人无目标无方向,目标太大等于没方向。因此在制定行动目标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找到“行动目标”与“现状”的差距。
我最近在付费学习书评,希望以后能成为一名网站认证书评人。那么,目前我的现状如何呢?我正式练习写作才从今年5月份开始,主要是写读书笔记。目前为止,正式的书评才写了8篇,而且不太会运作各大写作平台,粉丝量也不多。这几天,微信读书在推广认证书评人,但是最低标准是要累积够50篇书评。可想而知,我是没有资格申请。
找到了差距,也就可以适当调整行动,使之合理化,可实行化。
还是以我写书评为例,我调整了这三个月内的短期目标。那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质量最佳的书评至少12篇,并且发布在至少5个以上写作平台。
这样一来,目标就容易实现多了,也更加有动力听课学习、阅读、做笔记和写书评了。
2、将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确定行动的优先顺序
罗振宇说过:“所谓工作能力,本质上就是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的能力”。只有把一个看起来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明天就可以执行的小目标,才有可能保持热忱地干下去。
我班上有个男学生,成绩不太理想,游戏打得特棒。前段时间,他就掉入了“王者荣耀”之坑。后来我和他聊天,他告诉我,他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找到自我存在感。我听完他的长篇大论后,一分析,才明白:原来游戏的设置是有步骤的,只有一步一步地升级打怪,才有可能通关成功。
可见,孩子沉迷游戏的原因之一就是:只要按照细小的目标一步步执行,并且能在每一步成功之后,明确地得到良好的反馈。
打游戏如此,做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这样。
除了细化目标之外,还得明确行动的优先秩序。
很多人做事,包括我自己,经常不分轻重缓急,所以就不能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在时间管理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四象限法则”。
图片来自百度该法则把要做的事情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的排列组合分成四个象限。在做事的顺序中应重点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处理重要但不紧急事件,唯有这样才不会在截止时间来临之时,弄的手忙脚乱,措手不及。
3、迅速行动起来
种一颗树最佳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最有效的行动就是“现在立刻执行”。
如果,你正在学习付费写作课,那么,今天就可以开始写起来!
如果,你正在学习制作思维导图,那么,即刻就可以开始练习!
如果,你正在阅读这本书,那么,就可以马上把所学落实行动!
也许踏出第一步很困难,不过走了几步后,就会发现也不过如此。当你走得越远,就越能有所收获!
读完了《实用性阅读指南:把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一书后,我记了笔记,调整了写作目标,有了系统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的计划,最重要的是,我又写了一篇书评!
如果,你也想学习怎样高效阅读,怎样把所学的知识化为能力,那么我建议你赶紧来读一读这本薄薄的小书,相信它能给你带来不少实用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