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

作者: zhujiang0718 | 来源:发表于2021-01-21 23:01 被阅读0次

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了不的我》


1.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我们是把人看作一个个独立的、偶尔产生联系的自我,还是把人看作完完全全的关系中的存在?

当我们从个体的角度来思考自我时,我们会假设存在一个稳定的、独立于他人的自我,这个自我决定我们的想法和行为,构成我们的个性。这时我们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我”问题,比如意志力、情绪等问题,这时自我所在关系只是一种背景。

但是,我们行为和思维,很多时候就是在关系中被塑造的,就是适应关系的产物。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里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个性,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决定我们想法和行为。

如果我们表现出来自己不想要的行为,那不是我们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所处的关系出了问题。

2.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当中。

第二个层次,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跟陌生人说话时,可能会脸红、害羞,可是在熟悉的朋友面前,就会玩的很嗨。有的人在办公室会努力工作,可是到家里,就会往沙发上一躺。内向的我、外向的我、勤快的自我、懒惰的自我,都是处于不同关系中的体现。

第三个层次,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所处的关系,不是我们的个性。
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所谓的人格或者个性,不过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

第四个层次,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我们思考问题的维度会发生重大转化。一些看起来似乎无解的问题,用关系的视角考虑,就有了合理的答案。

如果一个你很认同的老板交代的任务,你的工作效率会很高;如果是一个你不认同的老板交代的任务,你就会非常拖拉,不想去做。这也说明,不是你自己,而是关系,在决定你会不会拖延。

3. 从关系的视角看自我的好处

                                  ----容易改变

如果你从个体的角度看自我,觉得自己有一个稳定的个性,就觉得自我很难改变。有时候,妨碍改变的,正是我们头脑里的那个顽固的“自我概念”。

可是,如果从关系的视角来理解,你在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那你就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不用再去给自己贴上什么“敏感内向”、“自卑”、“自信”这样的个性标签。而是会付出审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行为。从而可以去寻找一种能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

而从关系看自我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是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和情境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自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相关文章

  • 关系中的自我

    不同关系中,我们都是不一样的自己!找一个最喜欢的环境下的自己。

  • 关系中的自我

    10.29关系中的自我 觉得关系思维是更深一层的概念,原本的原生家庭影响着孩子,周边的事物影响着自己等等这些都...

  • 关系中的自我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中。关系塑造着自我,影响着自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 关系对自我的影响 关系对自我的影响远比“...

  • 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

  • 关系中的自我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从现在开始,我...

  • 关系中的自我

    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了不的我》 1.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我们是把人看作一个个独立的、偶尔产生联系...

  • 关系中的自我

    有时,心里不安定。 也搞不清是无聊、思念、焦虑、欲望,还是什么。 忙起来,能把一切都忘了。但稍微闲下来,便可能有这...

  • 《了不起的我》读书笔记三

    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人总是生活在关系之中。关系塑造着自我,影响自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 关系中的自我:...

  • 📖一页纸·石上家奇遇共读《了不起的我》第三章

    第三章: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20~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21~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22~关...

  • 【了不起的我】自我发展的心理学: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 关系中自我的四个层次: 1. 人无时无刻不在关系中;2. 在不同关系中,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系中的自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dj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