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园》里的芬芳

作者: gegegege舸 | 来源:发表于2024-01-25 09:30 被阅读0次

原来作者和我的父母同龄,原来她在花甲之年才开始写作,原来有些人在少年发光,有些人在青年发光,有些人在中年璀璨,而有些人却活在老年。杨妈妈就是在暮年开始发光的一位。我呢?还有没有机会去发光?哪怕是萤火之光。

在网络上刷到过这本书,当时并没有留意。后来去图书馆发现摆在畅销书行列,它比一般的书尺寸都要小一些,更多是因为作者本身,她说“我意识到: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在不算遥远的那一天,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也将被抹去,就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我觉得这句话说到我心坎里了,便毫不犹豫借来一读。

小小巧巧的一本书拿在手上,重量不大,份量不小。秋园就是作者母亲的化身。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裹脚并不彻底的河南姑娘嫁给了湖南籍的国民党军官,从此开始了她漂泊、苦难的一生。

秋园的一生,集中在了这小小一册之中。真情最能打动人,真情也最能共情。就像梁鸿在《梁庄十年》中用了地地道道的河南方言一样,《秋园》的语言也极具湖南特色,“细伢崽”,“娭毑”,“堂客”等等,看到这些字眼儿便会想象出它的语调,若不是我也找了个湖南队友,哪里能这么容易理解这些词呀,不过越是这样的词语,读起来才越倍感亲切。

读这本书,对秋园颠沛流离的生活自然是倍感艰辛,但我发现我的关注点不在故事的内容情节上,而在于作者叙述的语气上,在作者的字体上,这些都太像我的妈妈了。我好像听到我的妈妈在讲她小时候的生活,她所受的困苦,好像看到她拿着粉笔在地上教我写名字,那时我马上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妈妈讲述的声音和蹲在地上写字的画面久久都挥之不去。

这也许是想读书的原因之一吧?在不同的书,不同的故事中,都能看到曾经的影像。

对妈妈的爱,向来是说不完的。可是能写出来的,却少之又少。不论是那个困苦的年代,还是现在丰裕的时期,每一位妈妈都在谱写着一首爱之歌。

相关文章

  • 《我本芬芳》读后感——婚姻是个永远的命题,世世代代如此,任何社会

    《秋园》与《我本芬芳》 读完杨本芬的《秋园》几天后,又开始读她的《我本芬芳》。《秋园》说的是她的母亲(一九三二年-...

  • 读书笔记

    最近阅读里最引起我情绪波动的是杨本芬阿姨的作品《秋园》、《浮木》和《我本芬芳》。她在《秋园》里讲了她母亲的故事...

  • 梅园暮秋行

    梅 园 暮 秋 行 —— 茉莉芬芳 寻芳人杳,...

  • 豆瓣8.5《浮木》:在那个生命如草芥的年代,你无法想象我们的祖辈

    读完《秋园》《我本芬芳》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了杨本芬老人的这本《浮木》,如果说《秋园》是一部女性的个人史诗,那么《...

  • 秋的芬芳

    夜色渐浓,风微凉。 中元的月啊,圆润之余为何又多了一份冷清? 看不到那月影疏离的孤寂, 唯有阵阵的轻风送来青草的芬...

  • 秋的芬芳

    金色的秋天,丰收的大地。 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当你背上行囊 来到这里的时候 做一下久违的深呼吸 抬头看看蓝天白云 我...

  • 历经风霜也要吐露芬芳:第2季《文化参考》101

    101 《我本芬芳》:悲惨孤独的人之间为什么无法相爱 读过了《秋园》,就一定会读这本《我本芬芳》。非职业作家的文笔...

  • 2022年5月18日

    《秋园》《我本芬芳》《浮木》三本关于女性的婚姻和本性,共鸣,感慨。女性的一生,小时候的充满希望,芬芳美丽;进入婚姻...

  • 2022.6.7 杨本芬

    端午假期看完了杨本芬的《秋园》《浮木》和《我本芬芳》,三本小书,文笔朴实,都是纪实性的文字。 《我本芬芳》是杨本芬...

  • 草木一秋

    草木一秋 秋高气爽 9月16、17号带着孩子们 分别漫步了 圣人殿和庄子小区的小广场 寻找秋的气息 秋的芬芳 小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园》里的芬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fv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