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第三节课进行口算比赛。第二节是我的课,下课前,我要求大家:无论评委怎么要求,我希望大家在比赛过程中,只要不是自己答题,就快速地记录出示的题目并计算。这个要求,是在开教研组长会议时提出的,这是在以往举行这一活动时的经验——让其他同学记录题目并计算,一举可谓两得:比赛时秩序好,学生还能大量练习。
第三节课伊始,我从一年级开始巡视,发现整个一年级都没有这样做,二年级要求可以这样做,结果就有多个班级没有这样做;三至六年级有这样的要求。教研组长的水平是这样的,我们班的孩子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巡视完毕,我来到我班,正好比赛已经结束。我让孩子们数自己记录的题目数量。结果最多的同学是记录了150道题目,有两个同学只是计算写了得数,一个同学写完全部208道题目的答案,一个同学写了148个得数,也有6个同学一道 题目也没写。我当机立断:所有同学抄录150道题目并计算。完成的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第四节我上课前上交。第四节课进教室,大多数孩子还在忙着抄题算题,再了解完成情况,居然还有。我就势进行了思想教育。
首先我点明了他们的小心思:我不是数学老师,布置了不会再检查;评委老师不是自己班的,布置了也不会检查,所以就不写或者可写可不写,这是投机取巧。孩子有的吐舌头,有的低下头不好意思的笑了。
我先让现在已经完成相应任务的同学谈此时的心情,他们美滋滋地表述了此时的轻松与开心。接着,我给他们举了个当下反诈骗的事例,重点讲的是诈骗人的想法与与他们当下生活的艰难。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最后我点明: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前途才会越走越光明;若不正当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前路就是深渊。今天老师就是想让投机取巧的同学的“机”无处可“投”,不投机才会认真做自己该做的事。孩子们恍然大悟。
这节课原本是要讲解作业的,可是,我进行了这样的类似班会的教育。我自己觉得,这个教育是有益于孩子的成长的:生活中做个实实在在的人,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并且把每件事情做好。这才是做为一个学生或者说一个人该有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