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和同学聊天,聊到现在看什么书。她说她加了一个听书的公众号,问我有没有兴趣,还把二维码发给我了。我思考了一下回复她:我对听书不感兴趣,我喜欢看书,但是不想去听别人解读。那是一个每天有主持人解读书的内容的公众号。
后来我给我同学解释了一下我的想法,她也没再说什么。我是这样想的:我喜欢看书,可以从书中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书是别人写的,就已经是在向别人学习了。读书好比吃东西一样,自己嚼烂了才好吸收。如果是听另外的一个人来解读,等于是吃那个人嚼过的东西,那能有什么味道呢?我宁可自己嚼的费劲些,也不想去嚼别人嚼过的东西。尤其外国文学翻译过来的作品,原著读不懂,只能读译过来的中文,已经有所变味儿,再找个解读的,那不是更加变味儿了吗?
还有我们的古文,也都得有译文,大学问的人都读原著,没办法,我还没那水平,读原著头大,只能读译文。
我的想法是,能读原著尽量读原著,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读个译文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但是不能再去吃第三个人嚼过的东西,那样的话,真没什么营养是自己的,别人嚼过之后营养已经被人家吸收了,你再去吃就是吃人家剩下的。
我们小学的语文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味儿。这句话我一直都记得。学知识也一样,得靠自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非常害怕失去自我。总是坚持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法,一旦不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会觉得特别不爽。
坚持做自己,说起来容易,实际行动却没那么简单。就像我的同学好心,让我加入听书,我拒绝了,好像拒绝别人的好心也是挺难为情的。以前我从来都不去拒绝别人的好心,觉得特别不好意思,但是慢慢的就发现,别人喜欢的不一定就是自己喜欢的,自己喜欢的才应该是自己要坚持的。
有了自己的想法,就要坚定的相信自己,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不要再轻易的去受外界的干扰,这样就可以踏下心来,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好。
当外界的干扰因素来临的时候,勇敢的选择拒绝。如果不能排除干扰,那就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就不是在做自己,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抗干扰能力。没有了抗干扰能力,哪能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呢,只能随外界的变化而生长了,最后长成别人希望的样子。
再举个很实际的例子,我晚上要十点钟睡觉,九点钟的时候我就排除一切干扰,保证九点半能躺到床上,有什么事情第二天再说。其实生活中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有什么大事值得影响作息规律呢,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再回到读书上来说,读书也是要排除干扰的。其实不管是工作学习或生活,要想完成自我成长,都得有自我意识的保护。
干扰经常来自四面八方,要想坚持做自己,还真得具备抗干扰能力。自我成长需要排除干扰,保护自我意识,才能顺利的长成自己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