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文化

作者: 寒舍阅独 | 来源:发表于2017-10-17 16:30 被阅读30次
《亲爱的安德烈》

文/高炼

图/来源于自拍

今天想聊聊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是一本描写人与人之间情感方面的书籍,而从书的封面又可以看出,传递情感的工具是一封封家书。

这本书的出现比较随意,没有特定的需求,不在我的读书清单里,而是我在书店里转悠找寻爱新觉罗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时,在历史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夹杂在一堆历史书的中间,翻旧的封面与周围崭新的历史书形成强烈的对比。

龙应台的书或者文章,在此之前有过阅读,对她也有一些了解,台湾人,文章言辞犀利但又不失温度,与政治有些联系,现在经常会在一些大的公众号上看到她写的文章,或者在某个大学的演讲。但真正说从头到尾将她写的一本书看完,之前还没有过先例。

这本书还是第一次。

我曾在上一篇文章里提到,这本书创造了两个第一:第一本我一天内读完的书籍;第一本让我一坐5小时不动看完的书籍。

因是家书,所以在排版上,是按照一封去,一封回的形式排列下来,从文章中可以看到上一封里提到的问题,下一封中或者下下封中就会有应答,这样的排版有一个好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的阅读下去,上一封看到的问题,会迫不及待的在下一封里找寻答案,这种牵引式的阅读,容易让人沉浸在书本里。

这本书里比较吸引我的是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这三篇,这三篇是母子三人对香港到底有没有咖啡文化的讨论,开始是来自安德烈写给MM的家书,安德烈在家书中提到“你问我愿不愿意在香港读完大学,我真的不知道,但是在这两个月下来,发现香港与欧洲的区别在于--香港缺少文化。”

安德烈还特地在家书里强调这个“文化”不是指的艺术、舞蹈,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他觉得生活在香港的人“永远都在赶时间”,从一个场所赶往另一个场所,在咖啡馆相聚,也不是因为无所事事,而是因为相聚而相聚,因为谈事情而碰面。

他一直想弄明白:香港人,上一次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下喝咖啡是什么时候?

MM在二十一篇里回复了安德烈的疑问,她承认香港确实没有安德烈所希望的咖啡馆环境,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香港人的经济就是建立在“勤奋”和“拼搏”上,“拼搏”的精神就是争分夺秒,效率至上,赚钱第一,因为在香港的土地上,这才是香港人应该考虑的现实”。正因为拥有如此现实的世界,所以香港人在自己的日常安排里,就不会安排现实生活和现实节奏以外的事情,坐下来悠闲的喝杯咖啡?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十二篇的出现比较意外,它是由小儿子菲利普写给安德烈,从文章标题就可以看出,菲利普在“质问”安德烈“谁说香港没文化?”。菲利普从另外一个角度,通过对比欧洲和香港的一些生活,来告诉安德烈,什么是文化。香港的特色之一就是吵闹的酒吧街,永不打烊的各大商场,香港的特色之一就是酒吧里就应该大嗓门的说话,而正是因为香港的这一特色,才造就了香港24小时都存在各种可能,存在各种机遇,因为香港是一个24小时充满生命力的城市。欧洲的特色就是安静,但是过份的安静很容易让人压抑,更无法接受的是下午两点到六点之间,竟然有些饭店不营业。

当我在阅读这三篇时,我真的是为这一家人的思维和辩论能力感到好笑,在我看来,就犹如安德烈不小心提了一个问题,话还没说完,结果迎来的就是妈妈和弟弟的狂怼,我看完后,对安德烈有一种同情。

在看这三篇时,让我同时想起了我去香港书店和海南书店的一些经历和感受,刚好聊到文化,我也就顺带聊聊我对这两地书店的一些感受。

香港书店

去香港书店的初衷是因为我逛街逛的太累了,在一天的暴走之后,我无比渴望能有一个地方歇歇脚,而我当时能够想到的就是商场里的 诚品书店,因为这个歇脚的地方,我喜欢去,而我媳妇儿又不会反对。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能够在香港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开一家书店,是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气和魄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非常多的资金支持,我又从一篇文章里看到,香港人民看的大多数都是赛马、投资、金融、娱乐新闻,很少有人会拿一本传记或者小说在手里阅读。所以,在我还没有进入书店之前,我没有担心书店里会有很多人。但是当我进入 诚品书店后,我发现在书店的各个角落里,都盘坐着阅读中的人,书店一如既往的安静,灯光一如既往的温暖,在柔和的音乐下,各自都安静的看着自己手中的书,若不是因为口音的差异,我根本不会想到我目前是身在香港的书店。

香港还是有文化,它的文化并不仅仅是菲利普口中的酒吧文化,商场文化,香港的文化正是安德烈脑中的文化,也是我们大家都认知的文化,也许是因为安德烈只是强调了咖啡馆这个既定环境,而又刚好香港人不喜欢在咖啡馆里看书、悠闲、聊天,阴差阳错之间,造就了这三篇家书。

这又何曾不是香港文化的另一种解读呢?

海口书店

我在海口总共去过两家书店,一家是我在很早的文章里谈到的Sky coffee,另一家则是知和行书局,号称“海口的诚品书店”。这俩家的定位虽说都是书店&咖啡,但是这俩家又存在着很大的不一样:知和行书局是一家比较接近传统经营模式的书店,书架、桌椅、书籍的摆放都很传统,而Sky coffee则是偏向于咖啡、悠闲,仿佛是在咖啡、悠闲之余,再看看书的地方。

书店经营模式的不一样,造就了读者数量的不一样,Sky coffee明显没有多少人在那看书,更多的都是在那喝喝咖啡,休息休息。

那海口的文化是否如Sky coffee一样,生活中充斥的悠闲和娱乐呢?

有点扯远,还是回到《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上,虽说这三篇文章对我吸引比较大,但书内的其余33篇文章,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我摘抄了一些:

问:这世界你最尊敬谁?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

答:没名的,我尊敬那些扶贫济弱的人,我尊敬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的科学家,我尊敬那些抵抗强权坚持记载历史的人,我尊敬那些贫病交迫仍坚定把孩子养成的人,我尊敬那些在群众鼓噪中仍旧维持独立思考的人,我尊敬那些愿意跟别人分享最后一根蜡烛的人,我尊敬那些在鼓励谎言的时代里仍然选择诚实过日子的人,我尊敬那些有了权力却仍旧能跪下来亲吻贫民的脚指头的人……

问: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从头来起?

答:安德烈,你我常玩象棋。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或动或静都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

我的亚洲同学,在我眼里看起来是如此的稚嫩,难道他们的父母亲对他们管得更多、更“保护”有加?我无法想象,但是我看到的是结果。我可以跟你讲一千个例子,但是一两个就够了。有一天,约翰跟我到学生宿舍去,一推门,看见约翰的香港同学,一对男女朋友,正坐在床沿玩,怎么玩呢?她手上抓着一只小毛熊,他抓一只小毛狗,两人做出“超可爱”的喔喔呜呜声音,推来推去,叽叽咕咕笑个不停,玩了很久,像两个八岁的小孩。但是他们俩都是二十三岁。

上课时,譬如法文课,老师发一个音,学生觉得那个音好笑,就会集体发出那种小学女生发出的咯啦咯啦的笑声。他们永远用“可爱”的声音说话,他们的身体语言也永远是“可爱”的。我坐在其中,觉得自己很像一个一百岁的老人

你知道饮酒时的碰杯怎么来的吗?中世纪时,如果你要害死一个你恨的人,你就在他喝的啤酒里下毒。很多人是这样被毒死的。所以就开始流行碰杯,厚厚的啤酒杯用力一碰,啤酒花溅到别人杯里,要死就跟对方一起死。同时,一起喝啤酒,碰杯,醉倒,表示你信任坐在你身边的人,渐渐地就变成社会习俗了。

“清狂”则谓“放荡不羁”。杜甫《壮游》诗:“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文选》,左思《魏都赋》:“仆党清狂。”苏东坡诗“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我相信他想的也是“清狂”非“轻狂”。

相关文章

  • 咖啡原来是这样啊

    如果说意大利咖啡文化内涵更丰富,因为它涵盖了咖啡文化和咖啡馆文化两方面,并且是以咖啡文化为主,那么法国咖啡文化其实...

  • 新员工入职——“咖啡文化”

    一、咖啡文化 咖啡文化(Coffee culture)是一种文化,意思是“力量与热情”。 咖啡陪伴我们度过了许多惬...

  • 咖啡文化

    文/高炼 图/来源于自拍 今天想聊聊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从书名可以看出,这是一本描写人与人之间情感方面的书籍,...

  • 咖啡文化

    1、法国咖啡文化 提及法国,大概很多人会想到香榭丽舍、满街的香水沁人心脾。很多人会想到香奈儿、LV等奢侈品牌,但也...

  • 咖啡文化

    说起咖啡文化,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咖啡怎么就和文化挂上钩了呢?其实也不难理解,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能够被传承...

  • 咖啡文化

    最近聽了一本書,題目的名字是,一小小的咖啡,如何攪動世界 咖啡的源自於在也门的清真寺,裏面有一個牧羊人,他意外地發...

  • 从中医角度来看咖啡

    与茶不同,咖啡属舶来品,当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发生碰撞,且看中医怎样给咖啡把脉! 咖啡豆取自咖啡...

  • 老中医谈长期喝咖啡的人,你不得不看了!

    咖啡属舶来品,当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发生碰撞,且看中医怎样给咖啡把脉! 咖啡豆取自咖啡树的果实,色红赤属...

  • 中医谈咖啡·传统给时尚把脉

    与茶不同,咖啡属舶来品,当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中医文化发生碰撞,且看中医怎样给咖啡把脉! 咖啡豆取自咖啡树的果实,色...

  • 法国咖啡文化

    咖啡可以说在法国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法国人日常物质生活,什么都可以免去,那怕是面包,因为这可以找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咖啡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rd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