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简友广场想法
从财务咨询到英语早教,人生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

从财务咨询到英语早教,人生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

作者: 海创人物汇 | 来源:发表于2019-12-13 19:56 被阅读0次

    住在现实的魏巍,总想破局。而每一个对现实不满意的人来说,或许都是这样。

    "

    魏巍

    光谱俱乐部负责人

    学校:澳大利亚〡悉尼大学

    坐标:中国〡苏州

    行业:英语早期教育

    "

    |海吉

    |魏巍

    采访|Lily

    编辑|Lily

    “我的上限在哪,下限在哪,有什么技能,工作能否跟我匹配,失败了我能做什么,继续待在投行未来我能到哪个地步?”

    在这些向内的提问里,他解剖了自己,打破旧局,将自己拆分成小块去咀嚼和体会,然后重构,走进新的局面。

    关注微博「MG主编Lily说」围观魏巍采访视频

    采访前,魏巍在整理书。被拉到镜头面前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有些紧张羞涩——他不太习惯面对镜头。

    采访正式开始,我们聊到教育,聊到金融,聊到自己,他开始侃侃而谈,像是迫不及待想要面对自我与社会,找寻一个出口,那是和直面镜头时局促的男人,格外不同的一个魏巍。

    埋头与深耕

    魏巍是江西人,他高考前一年上财比央财录取分数低一大截。高考漂亮分数出来后,为了不浪费,加份小城学子对首都情怀,他选择了央财。

    一路北上,他站在北京六环偏僻破旧的校门口,有些傻眼。

    有新生立马想退学复读,他收拾好心情,想着这里还挺适合学习的。小时候家境不太富裕,物质对魏巍来说,接纳度挺广。

    大二他们搬去了位于海淀区的校本部——那儿也算不上热闹。时至今日,谈起央财,魏巍脑海里冒出的也是孤零零一栋主楼的画面。“一栋主楼,几栋宿舍,就是全部。”魏巍说。

    提到大学,他感慨最大的收获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个与自己相近契合的圈子,要说学到的知识,他笑道,“其实实用性不是特别强,国内的教育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金融=高端。

    这一定不是当年的魏巍才有的想法。处在央财这样的学校,身边最不缺的就是金融财会的学生,以及这个行业的信息浸染。

    魏巍大学时期向往香港,向往高盛摩根,那意味着高收入、光鲜有面。但如果问他更深一步对行业的理解,他是空白的。

    按他的绩点,毕业保研本校没有问题,但由于不想再读国际经济贸易这个专业,他把目光移向了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不过最后紧凑的时间让他收回了这步眺望。后来毕业他去了澳大利亚,在悉尼大学主修会计。“金融是虚的,我需要一门实在的技能性东西傍身。”他当时这样想。

    魏巍想过移民。但他毕业那年澳大利亚收紧了留学生落户政策,想要拿到绿卡,条件太多。魏巍决定回国。如今回头看来,回国这个决定做得再正确不过。

    留在澳大利亚的同学三五年后很快到了职业瓶颈——去会计事务所、银行的同学,毕业后薪资一年四五万澳币,差强人意。但问题在于过了几年后还是这个数,澳洲的工资涨幅非常低。国内同层次的人收入已经是他们的两倍了。他说,“不止是澳洲,英美国家体系都是这样。”

    而如今国外的同学想回国已经不容易了。一年时间投的上百份简历都石沉大海,相关工作经验、年龄、家庭、未来规划,这些都在他们这群海归面前筑起了高门槛。

    而当年魏巍哪怕一毕业就回国,找工作也并不如鱼得水。从11、12年就开始有“史上最难就业季”这种说法就存在了,他还在澳洲时投回国内的简历都没有下文,等他回国时已经错过了秋招,没有资源介绍对接、缺乏国内实习经验和国内相关证书,魏巍和回国同伴的就业之路并不顺利。

    他投出去八十多份简历,最终拿到了几个offer,他选择了普华永道的咨询。

    魏巍四年的管理咨询生涯,是他从学生时代到成人社会的过渡期。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之下,也自然有所成长。他说普华永道像是另一所大学,这段生涯是痛并快乐着的

    他是个工作狂,加班是家常便饭。他工作效率很高,工作一件件经他手完成,又有别的工作源源不断从领导手上分派下来,堆在他面前。但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对他来说便是收获。

    那几年里,那些经由他手完成的工作,量变成质变,拓展他的见识,活跃了他的思维。“PPT做得也进步了蛮多。”他打趣道。

    但咨询日子在15年告一段落。财务咨询再往上发展,就是财务部。在他看来这是一条越走越窄的路,并且他没想好自己的人生是否就安置于此。

    那一年,金融行业大火。当时他在项目上为人事恩怨所困扰,出来看看的心思冒了出来。在事务所里的魏巍探头观望金融行业,试探性地踏出一步,到了九鼎投资。

    这次跨界对魏巍而言,并没有多大挑战。他顺利找到工作,处理工作得心应手。魏巍坚持认为,国内没有一个工作比管理咨询更难。管理咨询,需要创造性地去分析问题、收集材料、快速解决,这是一项综合能力。

    再后来,魏巍跳槽到另一家投行,做公司兼并收购、新三板上市挂牌这样一些内容。尽管魏巍推脱自己担不起学霸这样的称号,但从读书时代到咨询再到金融行业,他始终埋头于自己选择的道路。世界给的确切信息很少,认识自己很难,唯一要做的只有前行

    没有身份的创业者

    从金融行业出来,转到学前教育,并不是长久酝酿后的选择。“其实是忙不过来。”他一本正经解释道。

    光谱英语俱乐部项目是魏巍的妻子同合伙人去年发起的,早前业务只是一对一辅导。魏太太将这套模式用在自己孩子的培养上,效果显著。她觉得或许可以尝试着推广一下这种教育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初创教育公司,事情琐碎,魏巍工作之余也会帮助妻子处理打理,但这份“兼职”同自己的全职工作渐渐很难区分和兼顾,“拿着公司的人做自己的事,在道德上似乎也说不太过去。”魏巍个性里有份实在人的耿直。

    他们俩夫妻是在澳洲留学认识的,魏太太也一直从事会计行业。当财务总监大抵是每个会计人的职业攀向,但浸染这个行业几年后,她却愈发觉得索然无味。学前教育这个版块偶然撞入她的人生里,魏巍评价妻子:“我一直觉得她做这个事情真的有天分,不仅仅是语言天分,而是育人的天分。”

    魏巍一家

    光谱英语采用哈佛教授的光谱方案,得到北外老师、苏大外语培训中心、中国科学院教授的支持和技术合作。俱乐部以绘本馆的形式设置。他们认为英语培训的核心在于自主阅读。此外,光谱也强调语境和语言自然习得。

    “国外孩子怎么学英文,我们怎么学中文——听说读写,按照这个顺序来。语言建立在听的基础上,然后慢慢说、认字,再到写作。”这个过程和做菜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食材和调料,顺序、火候细节之处出现偏差,结果就大相径庭。

    项目最早在苏州开展。其实他们一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上海,但上海高昂的房租和运营成本让这对财会夫妻犹豫了。魏太太从小在苏州长大,资源加持,苏州就这样被敲定下来。

    英语培训需要营造全天候的环境,他们最初设想的形式是幼儿园。但是一家幼儿园背后需要强大的社会关系,以及涉及许多他们不了解的领域。魏巍认为,一口吞下庞大概念并不是好事,专注于最擅长的核心业务才是优胜所在。

    在魏巍眼中,教育和医疗具有一个相同的本质,即人本化,做成纯生意是很麻烦的。平衡教育与商业,优先考虑点是教育品质。

    创业之初,他们租用别的培训机构的教室,从身边朋友的孩子开始,只有五人规模。项目做起来后,他们搬到更大的地方,却还是保留着这样小班制、内部招生的模式。

    魏巍最为认可的也是这种“一位老师+一个市场人员+一个小场地”这种小规模培养模式。但他明白由于市场信誉问题,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导致这种模式并不太可能推广。他语气颇为遗憾,“这变向地在做一件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

    光谱今年落地重庆,是他们试探性的一步扩展。但魏巍在这场创业的快速发展中保持着清醒:发展太快并不好,很多东西需要慢慢完善,需要过程。

    光谱俱乐部重庆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八月从投行出来帮助妻子管理光谱的魏巍,现在却并没有得到一个“正式”身份。“身份?不需要吧,没想那么多。”他笑称自己是支持的角色,妻子需要什么他就查缺补漏。

    魏巍谈到妻子想改变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困难,但这无疑是个很大的命题。“这个行业需要情怀和实力。培训机构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大,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经受住考验的。”魏巍说道。他没有想过更远大虚妄的未来,在今天和明天站稳脚跟,未来自然也会到来。

    清醒自持

    跳出局面,更能窥见全貌。金融是一个资源变现的行业,拥有资源,便得天独厚。它的执行层面并不深奥复杂,读过案例,有灵活思维,写方案并不难。但对于大多没有资源的人来说,可能就会永远停在这一步,天花板就在他们头顶上方不远处。

    不仅个人发展是有限的,整个行业也在收紧逼仄。所有人都想去做金融快速实现财富自由,但鲜有人想沉下心深耕,但金融的红利期已经过了。

    很多刚毕业的同学想去做投资,但他们对财会、各行业、法律的了解判断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前期深厚的积累,投机年代已经不存在了。”魏巍说。

    当年留学是魏巍家里卖掉房子的费用支撑的。但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机会,毕业那年他一定会留在国内,工作也好,读研也罢。

    “周边人出国了,那我也去试一下吧,我也是这样。国内学生尤其是金融财会学生最常出现的状况。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没有人给足够的指导。”

    不是针对留学这一个问题,他反思的是自己一开始思想层面的出发点就错了。保持独立思考是非常重要的特质,因此父母从不干涉他的选择也是他最为感激的一点。

    在选择创业地点的时候,魏巍做了一大张分析报告;在离开投行前,他也做了大量分析。“我的上限在哪,下限在哪,有什么技能,工作能否跟我匹配,失败了我能做什么,继续待在投行未来我能到哪个地步?”在这些向内的提问里,他解剖了自己,打破旧局,将自己拆分成小块去咀嚼和体会,然后重构,走进新的局面。

    魏巍是个很谨慎的人。他格外计较各项成本,想把一分钱当两分钱花。在正式采访前,他也笑称最怕的就是没有钱。这看上去似乎不那么干脆,令人吃味。但坚持生存第一位,这是几年投资生涯在他身上打磨出的思维惯式。“你一定要搞清楚在这个创业中,我设定的最多能失去的是多少,不要弄得自己爬不起来,那就行。”

    魏巍并不遮掩自己身上的现实性,有人高举梦想大旗,不计较成本风险,这无可指摘。但他还是认为,卖房创业、卖房炒股这些投入过高甚至影响到基本生活的沉重尝试,加大了试错成本,掩盖掉很多东西,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悄然变质。每个人都该给自己设定一个下限,在这个限度之上,可以随意折腾。这个下限是警戒线。

    从辞职出来创业的这段日子,魏巍没有什么时间休息。创业没有停靠站,要不停地投入、跟进、完善,挑战更大,风险更高。但魏巍说,他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如果对面坐着十年前的魏巍,他想告诉他:刚出来的毛头小子挣不了什么钱,要抓紧机会学习和成长。人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不断积累,这才是未来能够领跑的王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财务咨询到英语早教,人生到底有多少种可能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rq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