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日常随笔记
《学习的格局》——差生陷阱

《学习的格局》——差生陷阱

作者: 小村庄81 | 来源:发表于2020-09-17 20:10 被阅读0次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时,首先被“格局”两字吸引。我们说一个人有格局,其实指的是这个人能看得清世事错综复杂的因果。也就是指一个人的思维认知,如果你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不够,那么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你是看不见的。就像在走迷宫,我们在底下走,视线被高墙挡住了,我们不知道这条路走下去是不是死胡同,亦或忘记刚才走了哪条路,于是只能一条一条路反复试,浪费许多时间在无用功上。若自身的格局足够高,也就是你站在高墙上俯视整座迷宫时,事物之间的联系就一目了然,出口近在眼前。

      那么让我们一起跟随黄静洁老师,学习什么是“学习的格局”。

001 “一万小时定律”的学习误区

      最近很流行一些概念“21天习惯养成”“一万小时定律”,只要你在某领域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就能成为专家。若真是这样,那么我也不会到现在还不会说英文了。这其中,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定律的成功有三个主要的辅助条件:

(1)正确的学习方法

      只有采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才能让这“一万小时”真正达到效果。你用错了方法,就像跑在错误的跑道上,只会让你离目标越来越远。就像是曾国藩,他考了七次才考上“秀才”,大家都说他太笨,但事实上是他没有用对方法。当他文章被主考官当成“反而典型”批评时,他才认真地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折经历,找出失败的原因,然后针对自己问题所在进行改正,这才考上了“秀才”。打这之后,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就顺了,因为他终于找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2)练习不是单纯的重复

      练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就像瑞.达利欧在《原则》中所提到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你需要去反思、总结,并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想好解放方法后去践行、跟进、反馈、改进、完善,整个过程是呈现螺旋式的上升趋势。学习中练习的过程也是如此,练习、优化、再练习、再优化。

(3)挖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爱,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最早提出了内驱力理论,并分为三种类型:

①认知内驱力,也就是源于兴趣的内驱力。由兴趣引起的认知学习是正向反馈,使得孩子继续学习的内驱力不断提高。

②自我提高内驱力。来自外界环境的正面反馈,也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认同。虽然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外部的,但它会直接作用于孩子的内心感受,所以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外部驱动力量。

③附属内驱力。也就是依附于某些条件的驱动力。例如家长给孩子设定目标,达到后给予相应的奖励。这会使得孩子的内心生长出一种求认同、求奖励的心理,为了奖励才去完成目标。这种是最为被动的驱动力,一旦外部奖励消失,孩子的动力也就消失了。

      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们无法把这三种内驱力分得太清楚,甚至需要三种内驱力混合使用才能起作用。随着学习和成长阶段的不同,三者之间会发生动态的变化。

002 兴趣与能力的叠加

      单纯的兴趣并不能构成孩子长久的认知内驱力,因为兴趣是短暂而易变的。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持久地兴趣下去呢?这里最关键的是要让孩子不断地把能力叠加到兴趣上,也就是从兴趣里培养出能力和专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兴趣才有不断发展的空间。李笑来老师也提到:心智力量强的人,会意识到是做好了才有兴趣,而不是有兴趣才做得好。可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此时,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1)这是谁的兴趣?作为父母需要用客观的眼睛、包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尝试和选择,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来定义孩子的爱好和追求。尊重孩子的兴趣在先,引导发展能力在后。

(2)确定孩子的兴趣后,为其创造机会,让能力不断地叠加到兴趣上,让兴趣的种子结出能力的硬核,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形成孩子的兴趣内驱力。

(3)当兴趣上升为能力后,还要为能力找到一个使命感。如果能把某个学习目标指向一个远大理想和抱负,使命感所带来的内心驱动力会比任何一种驱动力更强大、更持久。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只是陪伴和引导的作用,只是个配角,孩子人生的主角是他们自己,切忌不可越疽代苞。

      我们以前读书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追求更好的生活,甚至是要摆脱所谓上中下阶层的区别。但现在的孩子们生活中已经不再为温饱而愁苦,那么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找到内驱力呢?那就是帮助他们听到自己内心的召唤,引导他们看到自身内在的价值感和使命感,让他们看到更大的世界,进而主动而持续地学习。

相关文章

  • 《学习的格局》——差生陷阱

    一开始看到这本书时,首先被“格局”两字吸引。我们说一个人有格局,其实指的是这个人能看得清世事错综复杂的因果。...

  • 《学习的格局》

    《学习的格局》这本书教我们如何教育孩子学习。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差生的陷阱。被恐吓的学习。比如说游泳,孩子...

  • 《学习的格局》之一差生陷阱

    第一节:学习区障碍 低水平重复 首先开始1万小时勤奋前,孩子需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关于某项学习所需要的正确,方法和步骤...

  • 今日阅读:《学习的格局》之差生陷阱

    今日阅读《学习的格局》之第一章 “差生陷阱” 黄静洁老师的书总是入木三分的揭示了家庭教育之中,常常会忽略掉的那一部...

  • Day22:差生陷阱

    今天继续黄静洁老师的这本《学习的格局》,触动我的部分是“差生陷阱”。 孩子天生智商相差不大,是什么因素造就了一点点...

  • 用共探式绘本深读——解析阅读学习三区理论

    今日阅读黄静洁写的《学习的格局》第一章差生陷阱,联想到我们的阅读,有感而写。 一,“一万小时定律 其中,Jane提...

  • 《学习的格局》听书笔记上

    一、差生陷阱 1、“学习区”障碍,低水平重复,学不懂的“恐慌区”,培养学习区心流。 2、避免低效能现象,“学习金字...

  • 《学习的格局》笔记

    一、差生陷阱 1、“学习区”障碍低水平重复、学不懂的“恐慌区”、培养学习区心流2、避免低效能现象“学习金字塔”理论...

  • 2021-01-23 《学习的格局》第2章

    (接上一章,差生陷阱)第2章,学习的效率。 第1节学习的本质。这里提到一本新书《认知天性》,颠覆了记忆的以往模式,...

  • 2021-01-27 学习的格局 第3章

    (前面还有第一章 差生陷阱 和 第二章 学习的效率) 第1节,应做清单 本节讲如何让孩子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关键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的格局》——差生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sry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