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班主任,在疫情这个特殊背景之下,究竟要为学生做些什么?
我觉得首先是对学生进行身体的关怀,也就是我们要对眼前的这群生命进行真诚的关怀。因为谁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作为成年人,或者是人到中年,体会实在是太深了。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我们就很难有持续的动力去做好我们手头的事情,我们就没办法做到心想事成,不论是世俗的成功,还是精神的需求,我们都很难达成。体力劳动者拼的是身体,脑力劳动者拼的何尝不是身体呢?就以咱们当班主任为例,身体不好,意味着精神状态不好,精神状态不好,哪有精力与学生斗智斗勇?怎么可能把自己的班级带得风生水起?孩子们肯定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但是他们未必能够领会其中深意,更加做不到理性地消费自己的身体。因此,班主任不必跟学生讲“爱护自己身体有多重要”的大道理,而是做一些实际的工作,主动去关怀学生的身体。
具体怎样关怀呢?
首先,班主任要真诚地告诉学生:身体第一。老师们的理念里也要秉持“身体第一”的观点。张文宏医生说,早餐一定要吃牛奶和鸡蛋!没错,我们每天都要提醒孩子们吃牛奶和鸡蛋。其实很多孩子不喜欢吃牛奶和鸡蛋,他们喜欢满足自己的饮食偏好去吃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我们要负责提醒学生每天记得吃鸡蛋牛奶,把吃鸡蛋牛奶当作任务来完成。至于家长是否提醒、督促,孩子是否主动吃了鸡蛋牛奶,那是另当别论。但是,作为老师,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背景之下,我们需要每天啰嗦、询问,以及提醒:“孩子们啊,你们吃过牛奶和鸡蛋没有啊?每天早上都要吃啊!你们要不吃,我每天都要在你们耳朵边聒噪啊,聒噪得太多太久,就叫强聒不舍啊!你们要是能把吃鸡蛋和牛奶当做习惯,我就闭口不提了。”任何事情,说得多了,就渗透到学生的价值体系里去了。慢慢地,他们就认为早餐吃鸡蛋和牛奶就是一种生活常态。
其次是提醒学生穿衣服。学生都可以独自来上学了,他们还不会穿衣服吗?这么大的人了,冷暖都不知吗?这倒不需要老师去怀疑。温饱、冷暖,他们必然是知晓的。只是,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有些时候喜欢耍帅,还喜欢装,故意把自己弄得与众不同。将近5月,学生才返校上课,他们一来到教室里,天气就逐渐热了,教室里的空调就要整天吹着。班主任就要建议他们带外套,感觉身体微凉时就要赶紧把外套给穿上。初三的学生回来还要进行体育训练,每天的训练量很大,经常要把他们的衣服给打湿,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提醒他们多带一件衣服来学校。衣服一旦打湿了就要及时更换,要保证自己在训练阶段不要感冒,更要回避发热、咳嗽等现象。因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现象,学校就会要求学生回家自学,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中考成绩。
班主任在提醒学生穿好衣服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防病。学生一旦病了,在疫情还未全面控制的情况下,学生立马就要回家,什么理由都不如防疫的理由充分。作为班主任,千万别轻视这些生活小事,事无巨细,件件操心。每天进教室的时候,班主任都要观察一下学生的身体表现:他们的面色是否正常,他们有没有咳嗽,有没有发热,有没有流鼻涕,他们是不是穿得太少了,他们是不是在猛吹电扇,猛吹空调,他们是不是把背对着空调扇面吹等等。班主任每天都要用心地去观察,一旦发现,要给予学生及时提醒,以保证学生的身体不受寒,也不发热。
再次是提醒学生体育课要适度运动。哪怕是初三,抑或是高三的孩子,他们也还是个孩子,很感性,也很任性。他们考虑问题,不像成年人深谋远虑。我经常会看到学生在体育课上疯狂运动,待体育课结束后,衣服湿得可以拧出水来。所谓“谁的地盘谁做主”,体育课上的林林种种,确实应该由体育老师来强调,班主任没必要去越界。但是作为班主任,宁愿让学生觉得我们啰嗦,也要刻意提醒学生。为什么?因为孩子们宅家里几个月不出门,这几个月都没有进行训练,他们的身体机能退化,肌肉已经僵硬,突然而至的高强度训练,很多孩子会受不了。有些老师会说,现在的学生就是太娇惯了,导致他们身骄肉贵,啥事都做不了!我的观点是欲速则不达,锻炼身体当然很重要,但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不可脱离实际贪功冒进。
因此,班主任要提醒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运动量要适度,衣服湿了要换。有些孩子在第一周上完体育课之后,肯定一身都会酸痛,上楼梯都得扶着栏杆走,并且都走不动,一双腿胯疼得只能挪移。虽然这些事情体育老师都会讲,但是班主任老师还是要去提醒、去关注、去建议。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觉得“哎呀,我们的班主任真的是很关心我们耶,对我们很好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回报,对我好的班主任老师呢?”
这就叫以心换心,以情换情,这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小妙招。没有人会抗拒对他好的人,作为未成年的学生更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