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我们仨》

作者: 苏溪的美丽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4:06 被阅读43次

    《我们仨》,是杨绛老先生在女儿,丈夫相继离世四年后写的一本回忆录,书中虚实相接,如梦如幻,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哀嚎幽怨,却让人读出了大悲无泪的疼痛。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

    杨绛老先生以简洁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觉得杨绛老先生就像是一颗苍劲的松柏,站在人世,等着跟心爱的人相遇,他们相知相惜,生活简单幸福,他们一起做简单的饭菜,一起读海量的书,一起去探险,一起漂洋过海,然后有了爱情的结晶,又一起喂养教导孩子长大,在那样动荡的年代里,他们是神仙眷侣,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在一起时惺惺相惜,两地分居时又各自把自己的生活记录下来,这样的纪录被戏称会“石子”,相聚的时候就数石子玩,他们淡泊名利,安分守己的工作,谨慎小心,一生似乎只做一件事,那便是读书,译书,一生也只守候一片属于三人的平淡,家永远是他们心灵的港湾。她就这样站在人世的苍穹里,站到她的女儿丈夫生病,住院,一直到他们一个一个地离开,站到这世上没有了他们。

    她便坐下来回忆只属于他们之间的往事,没有泪水,但是心里却长出了无数的血泡,咕咕地躺着血泪,这是一种怎样的沧桑?这样的感受岂是一个悲字哀字痛字可以形容的呢?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我想大抵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吧!

    很佩服他们,一生坚守,喜爱书籍,无论生活境遇如何,都不会放弃,书已然化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养分,因为徜徉在经典文化里,所以活着,因为深爱彼此,所以,家显得格外重要。这两样被坚守的东西,已然成了支撑下去的信仰了。

  虽然人生如泡影,如梦如幻,来到这世上,谁都得守这悲欢离合之苦,只是,纵然悲苦,能得此一生,也是足矣!

重读《我们仨》

相关文章

  • 重读《我们仨》

    昨日得知一百零五岁的杨绛先生去世,心里惋惜且感伤,但又替杨先生感到高兴,因为“我们仨”不再失散终于得以团聚了。 于...

  • 重读《我们仨》

    今天又重读了杨绛《我们仨》,这本散文曾经留给我的印象已非常模糊了,那还是在上大学时,2003年非典时期,校...

  • 重读《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绛老先生在女儿,丈夫相继离世四年后写的一本回忆录,书中虚实相接,如梦如幻,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

  • No.11 我们仨

    最近在重读杨绛的作品《我们仨》,每日闲来翻几页,看着杨绛先生写着属于他们仨的回忆录。,她说: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 《我们仨》——杨绛

    #悦读悦美,书香校园# 重读《我们仨》,内心依旧感到温暖如初。看杨绛手写不平凡的往事,在一个下午的纬度里,经...

  • 女儿

    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读到杨先生有了女儿钱瑗,恰好我也要做妈妈了,感悟较之前多了点。 杨先生写这本书的笔触克...

  • 《围城》读后记

    重读是在读完杨绛《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还有《杨绛传》后。前一次是高中毕业的时候。那时候的感受只记得大家所说...

  • 杨绛先生《我们仨》:活在当下,珍惜当下

    重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还是忍不住想哭。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伉俪一生,相亲相爱,携手同行。 他们还有一个优秀...

  • 《我们仨》:人生实苦,我们该怎么办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这是杨绛先生在书中对自己这一生的评价。时隔一年,重读《我们仨》,恍如梦境。 初读...

  • 《我们仨》: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今天看完今年的第39本书,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这次是重读,上次阅读这本书应该是在高中时代。 这本书一共大概两个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x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