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看完《绿皮书》回到家,我无法平息心中的动荡。
从不会和朋友们说:“这部电影实在太棒了,你一定要去看!”
每个人的知觉不完全是客观的,各人所见、各人所感、各人所想,无不带着几分主观色彩。你不妨有自己的看法,我只能说我的感想。
在60年代种族歧视严重的美国,尊严,这种“寒不可以为衣,饥不可以为食”东西,究竟为何物?在这部电影中——倍受歧视的黑人——唐——这个天才艺术家与高知博士的结合体,把它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受到非分的待遇、人权的冒犯与人格的侮辱的时候,一个人,怎么还可以依然保持风度翩翩和彬彬有礼又不亢不卑?
在自己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一个人怎么还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想让站他对立面的人得到最公正的对待?
他本可以坐拥花园般的生活,却苦行僧似的进行巡回演出,一路在人后饱受屈辱,只为试图改变人们脑海中一点点根深蒂固的观念,唤醒一点点人权的觉醒……
这是一种怎样的偏执?他偏执地高贵着、优雅着,也蚀骨地孤独着!
原来世界上最美好的男人是这样的:
他弹奏钢琴曲的时候,不论长短、高低、缓急,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他写情书谴词弄句的时候,刚一开口,就温情脉脉得让所有女人都颤抖、心中云飞泉跃;
他隔开人群、坐在几点星光下喝着红酒享受孤独的时候,你像在看一幕戏,做一个梦,人间得见是偶然……
电影里有美国电影里固有的小幽默,时时传来一片整齐的笑声,我却在全程陷入一种几近折磨的思考,不得不……
电影为何深深打动着那么多那么多的人?
我想,大概要用一句朱光潜先生的话来回答——真和美的需要,是人生中的一种饥渴——精神的饥渴。
这部电影里有全世界最优雅的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