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敌人战胜,却不是奴隶,你没披甲胄,却昂然屹立,
你的圣地已经被玷污,你的灵魂却洁白如璧。
可怕的魔王把宴席摆下,战火的宴席闪着血花,
由于他利剑无情的一击,粉碎了你们勇敢的国家。
但是那自由的,强大的精神,却没有消失它巨大的力量,
像雄鹰展翅,翱翔在云端,在无数忠勇的坟丘顶上。
真理的预言必将实现,敌人会倒在你的脚边,
他会要满腹哀伤地祈祷,祈祷在你那被摧毁的神坛。

1914年(本诗大概写于德国军队1914年8月侵占中立的比利时领土后不久,人数不多的比利时军队对德国部队的英勇抗击,当时激起许多国家作家们的反响。)
赏析:这是叶赛宁写的一首战争题材的诗,诗中多运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通过诗人对战争与比利时人文精神的刻画,更加鲜明的表达出比利时人面对毫无胜算的战争时的勇敢和无畏,同时也从侧面抒发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战争中丧生的人们的惋惜。

感悟:有国才有家,这是我们当下耳濡目染的警句,也绝非一句空话,成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时刻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战火是无情的,一但战争的火线被点燃,那必然有无数的的人因此受难,战士会因此牺牲,无辜的百姓遭殃,经济会停滞甚至倒退,国家的元气也会因此受到重创。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尸横遍野,战争带来的不是快乐和满足,而是悲痛,与狼藉。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喜欢看《权利的游戏》,其中有一个名场面是血色婚礼,剧情大概是:在凯特琳的劝说下,佛雷家族加入了徒利家族,佛雷家族声称会成为罗博·史塔克征伐兰尼斯特家族的后盾,但是却在之后的罗博·史塔克的婚礼上将其参加婚礼的家族成员全部杀害。而被杀害的人中,有老人、小孩、青壮年、妇女,他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来参加这场精心准备的婚礼,但是这场盛大的宴会和仪式却因为这些政治家的野心与把戏,硬生生的变成了一场悲剧。

一个国家的精气神是全国人民共同组成的,人民的精气神就是国家的精气神。虽然我没有出过国门,但我现在还记得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的一段致辞,其中有一句是这么说的,当许多同龄人陷于时代的车轮下,那些幸免的人不仅因坚强,更因信仰,不用害怕圆滑的人说你不够成熟,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就是你的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我们不愿战争有一天会来,但我更希望当我们不得不面对这一天的时候,也能有诗中利比亚人民的那种英勇无畏,我们也能有过去历史中那些可贵的气节与品质。我们也会手挽手肩并肩得共同去面对,共同去维护我们的家园。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评论与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关注我,每天分享优质的原创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