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歌手》
一群失明的歌手走过乡村,在窗边喝上一些清凉的饮料,面对教堂两扇古老的大门,面向圣洁的救世主弯下腰祷告。
唱着圣诗,把仁爱的耶稣赞颂,这些流浪者沿着田野穿行。运货的瘦马从身边沉重的走过,哀嚎的大雁应和着他们的歌声。
可怜人说着些痛苦辛酸的话儿,围着畜群一瘸一拐的直转:“我们大家都是上帝的仆人,我们肩上都缠着赎罪的铁链。”
掏出小心收藏的面包碎片,急急忙忙把它们喂给母牛。放牛的娃儿闹嚷嚷开着玩笑:“姑娘们,快跳舞吧!卖艺的来喽!”
小感:这首诗同样是十五岁的叶赛宁写的,主题是盲歌手歌唱祷告的一幕。整个诗给人的感觉是画面感很强,也很有节奏。叶赛宁并非是虔诚的宗教教徒,他曾经在自传中说:“我不怎么信神,不爱去教堂。”因此他早期作品的宗教色彩往往是一种外壳,实际出现的却是随处所见的生活画面,有的作品还带着和宗教开玩笑的态度。
盲歌手是指随处漂流的盲歌者,他们以唱圣诗作为化缘乞讨的手段。生存的相似性是普遍的,生活的样子却千差万别,所谓的“盲歌手”在现在也普遍存在,只是换了一种样子,可能对于“乞讨”,现在有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有的人唱着“道德绑架”去乞讨,有的人“贩卖者”焦虑去乞讨,有的人“故作姿态”的去乞讨。“姑娘们,快跳舞吧!卖艺的来喽!”这是叶赛宁为我们面对这些“盲歌手”时,指出的答案。
叶赛宁并非是虔诚的宗教信徒,反过来一看,仿佛当下的我们也都不是虔诚的“宗教信徒”。我们当下的一部分唱着“宗教”的赞歌用“盲歌手”的手段敛财,一部分“故弄玄虚”神棍打着“破财免灾”的“金字招牌”跳神出马,一部分“贩卖焦虑”大师鼓吹着“听懂掌声”,更有甚者把无知当宝贝,把无畏当资本。
有的时候,我们为了避免一个极端往往会陷入另一个极端。过去我们迷信宗教吃过亏挨过打,现在我们为了避免这个极端,有的年轻人也慢慢迷信了所谓的“科学”。当我们缺失信仰时,就慢慢的变得极端与固执,“开玩笑的”我们也许在未来的某一段时间也就变成了所谓的“笑话”。
诗人的心是至善至美的,也是纯粹自由的,我不能说诗人没有信仰,相反,他们有极力维护与坚守的东西,那是神圣不能有丝毫玷污的。一旦他们坚守的东西倒塌,就很难再写出如此富有魅力的东西出来了。
生活不需要过于理性,那是机器的世界,那是没有色彩与味道的世界,那是只有响声没有音律的世界,我们必须有适当的感性元素去丰富,去表达我们的真实,去让存在变得有意义。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与评论是对我做大的支持。
关注我,每天分享优质的原创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