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受小友邀约,继续对矛盾的分析方法进行探讨,现实录如下,欢迎有兴趣的友友一起讨论交流。
我:
1.矛盾的分析方法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我们不但要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去看待这个世界,更要用这个方法去改造这个世界。
2.矛盾的分析方法,与自然科学问题相比,更侧重于解决社会实践问题。
3.在实践过程中,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我们首先要建立矛盾分析方法的意识,要习惯性的用此方法去尝试,尽可能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但不能够成为一种思维定式。
4.具体到应用层面,主要就是找出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再找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对照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提出对应的对策措施。
5.以这些年参加的比武竞赛为例:成绩=85%的实力+10%的组织协调+5%的临场运气。实力具备才有比武的资格,协调到位就有进入前三的可能,要争第一还要有运气。面对我们想要达到的名次,大体有实力、协调、运气三组矛盾组成,实力不具备的条件下实力就是主要矛盾,而一旦实力具备了,组织协调工作就会变成主要矛盾,至于运气,因为不可控暂且不提。在具体到实力这一主要矛盾,又可以分为80%的关键指标,还是20%的一般指标,来进行针对性准备。
6.当然矛盾的分析方法也不是一个万能的分析方法,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分析方法。无论什么方法,最终都不要忘记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能陷入为方法而方法的自我循环误区。
小友:
毛泽东说:“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一要坚持两点论:看到事物是由矛盾体系组成的。即主要矛盾和(一堆)次要矛盾组成的。
二要坚持重点论:就是前一条讲到的,在一堆矛盾中,找到那个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要坚持共个性结合:这个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就是前面你分析出的实力,当它作为主要矛盾的时候。这个实力怎么与那支队伍的比武竞技特色结合起来。共性,是行动的大致方向,个性对准了共性,才会打击精准。
四要坚持发展的观点:矛盾分析具有一定的范围性,阶段性。比如刻舟求剑。当箭掉下水的那一瞬间,画了一个刻度,那个刻度的方向下去大致能找到那把剑。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要素又发生了变化,又要进行重新的矛盾分析。
这里面最最重要的就是确立实践的目的。它是排列矛盾主次的基本依据。也就是你写的第4条,前后两部分顺序建议反过来。针对第2条,毛主席说矛盾分析方法,是分析事物的根本方法。这个事物应该是所有的事物。他曾经和日本的一位物理学家用哲学探讨过原子可分的问题。关于主次方面的,我的理解是。一个矛盾它的主要方面是一个,它的次要方面是一堆,你看对吗?关于矛盾的主次方面,我的理解是。一个矛盾,它的主要方面就一个,它的次要方面是一堆,你看对吗?
我:
关于矛盾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也是在我们实践过程中一个好用的方法。面对一项新的工作,你可以先查找相应的资料,了解其共性,解决60分的问题;,而后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认识的不断深入,再掌握其个性,解决90分的问题。【我一般不主张什么工作都要追求100分】。
关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通常我们讲一个矛盾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有这样才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换,如果一个主要方面对应一堆次要方面,那么主要方面又该向哪个次要方面转变呢?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