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执于教,而后得教

不执于教,而后得教

作者: 晃可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00:03 被阅读0次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有一位禅师自小就到外乡岀家学道,修行参禅,未曾懈怠,离家几十年都没有回过家乡。

有一天,家乡来了一位亲戚求见禅师,见面以后,亲戚告诉禅师说:“您的外甥平时赌吃玩乐,不务正业,已经到了倾家荡产的边缘。家乡的父老都希望禅师能发个慈悲,回去教导您的外甥,劝他回头,重新做人。”

禅师就回到睽违多年的家乡。

外甥见到舅舅回来,十分高兴,就留禅师在家过夜。

禅师在俗家过的这个晚上,一直参禅打坐,没有睡觉。

第二天早晨准备告别离去时,禅师坐在床边穿鞋,却一直系不好草鞋的绳带,两手一直发抖,外甥见状上前帮助舅父把带子系好。

禅师这时慈祥地说:"人老了真是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年 轻的时候,就要把想要做的事统统做好。”说完以后,头也不回地 走了。自此以后,外甥再也不生活浪荡' 花天酒地了。

禅师是一个聪明人,他没有给外甥讲述那些大道理,而是营造了一种氛围,让外甥亲眼见到,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老人,有多无奈。让自己的外甥体会到,老人们不再有年轻人那般的精力,很多事情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了。这时候,外甥自然会从中有所体悟。轻与重,大与小,早与晚,很多时候不在于接受一方的悟性,而在于施者能否真正地放下.

相关文章

  • 不执于教,而后得教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

  • 不执于教,而后得教

    良宽禅师坐在床边穿鞋,却一直系不好草鞋的绳带,两手一直发抖,外甥见状上前帮助舅父把带子系好。 良宽禅师这时慈祥地说...

  • 戒子孙

    邵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 中品之人,教而后善; 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 教而后善,非...

  • 不执于行,不忘于教

    有个老毛病,一根筋的直线思维,书中提到一个东西就认定它,对啊说的就是对的,脑子就记住某个点了,然后我也想实践啊,就...

  • 戒子孙

    宋·邵雍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

  • 诫子孙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

  • 《解密邵氏文化系列(邵雍篇一)》

    邵雍《戒子孙文》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

  • 《北宋大儒(二):邵雍》《戒子孙文》《解密邵氏文化系列一百零七》

    邵雍《戒子孙文》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中品之人,教而后善;下品之人,教亦不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

  • 教而后学 学而后思 思而后辨 辨而生疑 疑而后究 究而后解 解而后授 授之教也

  • 教?不教?

    这些年一直在提课程改革,教育也的确是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怎样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人,怎样进行改革,似乎变成了我们亟待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执于教,而后得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dj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