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父母对世界、未来的判断,就会无痕、巧妙地成为孩子们喜爱和努力的方向。
能够和规则连接,和人连接,这是她身心恢复重要的步骤。
双向提升是最牛的,说简单了是完成共同成长,说复杂了,就是构建了亲子终生互洽的通路。
我们在各自精彩的时候,两不相扰,我们在彼此需要的时候,永远可以精神上相依偎。
体会:这篇文章用“不应该直接干预玩ipad
而是要建立三条重要通道”做标题会更贴切,因为确实不仅仅讲了小伙伴共同体,共同体甚至很小的一部分。我再想想,又或者作者把亲子关系作为一个最重要的共同体来打造,所以这个共同体磁力可以平衡IPAD的魔力。我确实也是这么想的,比如有很多孩子,或者有一两个我的孩子能玩得来的孩子,她就不需要手机和电视了,我很清晰地看到,比如我带着她去闺蜜家,她和闺蜜比她小半岁的男生就可以玩一整天,就算电视动画片开着他们也不会想着看。第二条大自然的玩耍乐趣,就在昨天,和一群妈妈带着各自的孩子到农村去挖番薯、窑番薯、探险、孩子们跑啊跳啊,没有人想着要看手机。第三条,是父母和孩子要努力的,而一开始是父母要引导的培养的,按照我自己的心理学原理,只要我和她关系足够好,她足够爱我,我说什么她都是愿意听的,比如玩不玩手机,看不看电视,她会愿意去遵守。在足够好的关系下,是没有反抗的,有的,也很轻易就能化解,因为彼此都爱彼此,都了解彼此。当然,作者确实给了我一个努力的方向,我平时确实都是塑料对话,我不确定6岁探讨更深入的,她会不会懂,看来要开始用点心思,让自己和孩子都更有趣有料有深度一些。
对另外一句话,很有感触的是,能够和规则连接,和人连接,这是她身心恢复重要的步骤。和规则对接,和人连接,看似简单,如果能做到,就拥有为人处世的基本能力了,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其实现在的很多大人有些都不一定能快速或者完全做到,看不懂规则,不适应规则,或者不能敞开与人连接,当然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和参照啊,比如我说上台讲话表演会紧张,我6岁的女儿小特说,妈妈,我也会。我用手轻轻摸一下她的头,说:那妈妈如果克服了做到了不紧张,你也不紧张好不好,她说好。我说,妈妈一定可以的。我们都可以。这大概也算是另一种共同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