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产品内核2:剥离最小内核》这节课,对产品内核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学到了产品内核的趁手的画布工具,以及在剥离产品内核的思考原则。
一、再次刷新了对产品内核的认知
始终坚守产品内核的核心意思。不断理解它的内在逻辑。
产品内核就是用户愿意选择你的最小解决方案。
基于此,我们能很好规避一个个实际的坑。
不要离开真实的用户场景来谈产品价值。这可能研究来研究去,最后的产品没有使用。
最小的解决方案。
首先一定是个完整的产品,不能只是个核。产品内核是决定性的条件,第一版产品应该是完整交付
只有产品内核的产品,是无法使用的,就算是1.0版本>>产品内核。
其次,产品内核必须勇敢做产品价值取舍。必须要考虑产品的成本,不可能无限堆叠。
因为其涉及成本敏感原则。
[划重点,]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则:
如果成本差不多,可以多打磨打磨,抠细节,做到最好。
如果成本很高,要特别特别特别谨慎,默认不做
高成本+低信心的价值项
你一定要谨慎,甚至死守底线。
产品内核原则9: 做而不信原则
其实这个原则涉及到最小的部分。产品内核最本质的部分。
越是早期,也是开放选项,越应该保持怀疑态度,不要过早笃信。
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矫情,做都做了,还有什么非得看是不是内核呢?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非常大:任何一个产品的内核,就是一个产品的决定性要素。想清楚它,对于后续所有决策的质量都极其重要:业务受挫,需要控成本,需要砍人员,需要SOP化,你处理哪里呢?
当一个产品负责人,拥有3-5条核心价值,清楚知道自己的底线是什么,哪几条一定不能妥协的时候,整个业务的度定性就会大幅增加,更容易拿到大结果。
你总有20%的事情,差不多能实现绝大部分价值,而你的任务,就是一步步把这20%的部分挑出来。
然后一步步迭代,收集认知,多在产品内核上下功夫
就算错了,也能尽早发现,不用花那么多钱 #轻则省钱如果对了,可以调出来一个很sharp的产品内核 #重则获胜
二、最重要的要坚守的几句话
1.你的产品内核要足够清晰和独特,
至于过程,能借鉴就借鉴,能抄就抄。
2.克制
过早细化是万恶之源
越是早期,你越应该克制一点,做的少一点,验证多一点,把内核做扎实,而不是产品内核(转化率)叠加进单元模型,单元模型(毛利)叠加进增长(ROI)和壁垒。
控制住自己,就像剥洋葱一样剥离产品内核,然后去分析观察洋葱内心,内心是健康的洋葱,才能一层一层长出来。
做新业务,姿势正确很重要。交给时间,持续迭代,总会成功的
3.在前期产品内核分析是有使用边界的,只能用于具体的产品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