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沉默的大多数》有感
“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知识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很喜欢这段话,因为它说到了我的心里,说出了真理。
王小波说:自从我辈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
《沉默的大多数》收录了王小波的杂文代表作,他以卓越的文采,众醉独醒的姿态对社会道德伦理、国学与新儒家、个体尊严以及小说、艺术等方面进行了酣畅淋漓的剖析,表达了有理有趣的观点。
时隔多年,依然如同清流一般,读来让人沉思,让人捧腹,让人拍案叫绝。
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我开始得太晚了,很可能做不成什么,但我总得申明我的态度,所以就有了这本书——为我自己,也代表沉默的大多数。
表达一个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任何想将个人的思想凌驾于大众或迫使大众去遵从的都是不对的。沉默不等于没有主见,沉默有时也是一种力量!
《沉默的大多数》收集了作者对于世间事的一些感悟、评论与思考。通过幽默及反讽的写作手法,带领我们与作者进行深层次交流,引发更多对生活,社会和周边人、事、物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慢慢找回自己对生活的激情和期望 。
《沉默的大多数》作者王小波,他所虚构的艺术之美,以及他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批评所传播的自由主义理念,已经在这个世界的文化和思想宝库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到今天,这些话语、这些思想仍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
我们从王小波的长盛不衰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中国,自由主义理念的传播还任重而道远。王小波的作品一直盛行不衰,王小波的小说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创造出属于他的美,这美就像一束强光,刺穿了时间的阻隔,启迪了一代又一代刚刚开始识字读书的青年的心灵。
读《沉默的大多数》让你有种迫切的愿望:探求生命的意义!
生而为人,你有没有认真地思考过人生意义何在?生命的终极梦想or目标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去思考人生及生命的意义?
只有那些不甘于现状,善于学习,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不人云亦云的人才可以。
成长源于对未知的渴望好奇
《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的一位著名的昆虫学家。
他为了研究昆虫,一生如痴如醉地观察昆虫的习性。一天,他趴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搬死苍蝇,一连看了三四个小时,以致四周围满了人,还骂他是“怪人”,可他全然不觉。
又有一次,他爬上果树观看螳螂的活动,直到树下有人大叫“抓小偷”,他才从昆虫王国的迷梦中惊醒过来。
法布尔在普温斯教书时,经常到附近一条沙路上观察昆虫。
有一天大清早,他在沙路上走着,忽然听到蟋蟀的叫声,于是寻着声音来到一块大石头旁,轻轻地躺了下来。
几个农妇早上去摘葡萄时看见他,到黄昏收工时,看见法布尔还躺在那里,她们实在不明白,这个人怎么花了一天工夫,就只看一块石头,简直是中了邪!其实他是在观察石头旁的蟋蟀。
如果一个人没有对一项事物痴迷热爱,是绝难做到的。
终身学习是一种理念
人们崇尚智慧,独立,自由。那么,真正的智慧从哪里来?什么是真正的独立与自由?
向周围的人学习,从过往的经历中学习。不随波逐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谓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能够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并且去求证。
王小波的独立思考在于他没有因为一些事实被大部分人接受,而放弃对事实和理性的思考。
虽然思考很费脑子,但是要养成用脑的习惯,并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让我想起学生时代做题时的一个场景:当时老师说了一道颇有难度的题,同学们鸦雀无声埋头认真做题。
当老师让同学们对答案的时候,只有我和同桌是一样的,大多数同学和我们的答案不一致。这时,老师问是否肯定自己的答案,我的同桌高高地举起手来,可我最终却犹豫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答案,没有举起手。
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可见,相信自己是多么的重要!不要追随大多数人,追随自己就够了!
正如文中所说:中国的传统是一面镜子,外国文化是另一面镜子。还有一面更大的镜子,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沉默的大多数。
当沉默的大多数很容易,不费脑子,没有风险;但是,一旦你适应了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你就会发现,你很快就费了:费了思考,费了心智,费了斗志,费了人生的自主权,费了大好的前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