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咨询:我看到阳光透射下来的光芒
“这一个星期感觉怎么样?”
“非常好!”
“怎么个好法呢?”
“心情平和了,写作业更积极了,感觉自己更开朗了,见到同学和老师比原先爱打招呼了。”
“太棒了,那你是怎样做到的?”
看到也听到他有了好的转变,我很开心,内心着实为他高兴,也很想知道他是怎样转变的。
“老师,是你教的我呀!”
“哦?说说看!”
“你不是告诉我自己内心有个强大的自己吗?当我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就向他寻求帮助,当我遇到作业不会的时候,我就闭上眼睛和他交流,然后很难的题目开始变得简单了。”
听起来可真神奇,当初也许不是题目难倒了他,而是平时他会退缩,不想再思考了。现在他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敢于挑战一下了,这是个不小的进步。
“你和爸爸妈妈的相处呢?”
“与家人更团结了,不再排斥,矛盾小了,也少了。”
“听你这么说,我真为你感到高兴,说说看你是怎么做到的?”
“原来我会偷偷自己玩手机,现在我敢问妈妈,我能玩会儿手机吗?妈妈会说,可以,但你自己要把控好!我会玩上半个小时,然后把手机还给妈妈。”
“如果我是你妈妈,看到你这么自律,下次你再有合理的请求,一定还会答应你的。”“和爸爸的相处有进展吗?”
“有,现在能和爸爸在中午或者晚上的时候下会儿象棋。原先会很胆怯,现在可以光明的邀请爸爸。”
“哇,你还会下象棋呀!几岁开始的?”
“四五岁的时候吧,现在有六七年了。不过我下棋很菜!”
“这可是你的一大优点,咱们赶紧记下来!你看你不光会下棋,还很谦虚!”
我和他一起梳理了他的优点:
1.主动2.积极3.有求助意识4.勇敢5.有主见6.乐于助人7.不哭闹8.有问题自己承担,不找麻烦9.人缘好10.不挑食11.爱运动12.会下象棋13很谦虚14.头脑清晰。
我让他给爸爸妈妈也来找一下优点,他给妈妈找的优点有:
第一,有责任心,比如可以辅导孩子写作业,哪怕自己不会也会先上网学会了再教给孩子。
第二,不打人。
第三,对孩子比较宽容。(会放低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心情放松一些。)
第四,爸爸打孩子的时候,妈妈会拉架,比较公平。
第五,妈妈很勤劳,会做饭、洗衣服。
爸爸的优点有:
第一,能说会道。
第二,体育好,是跑步健将。
第三,能独挡一面,总是冲在前面。
第四,勇于尝试。
第五,能和孩子下棋。
第六,是男子汉。
通过找优点,孩子开始意识到爸爸妈妈身上有很多原先他看不到的优点,这些优点一直都在,只是他从来没有留意过。
再次摆一下三个人偶,代表他的那个人偶有了变化,“他”开始想倒在妈妈的怀里,虽然爸爸妈妈的姿势还是老样子,但是孩子在变化。
妈妈这个点最容易突破,我们做了一次冥想,我让他把妈妈的优点讲给妈妈听,我代表妈妈接受他的表扬和赞美,并深深地拥抱他。借此机会我布置了下一周的作业:每天和妈妈拥抱一分钟!他表示可以做到。
后来我又运用“空椅子”技术,让他对父亲早上骑电动车送他来上学时,父子俩关于外套该不该穿而经常闹得不开心这件事,做了“转念”练习。
最后总结:爸爸让我穿外套,是怕我着凉感冒,是爱我的表现。如果我不想穿,可以这样告诉爸爸:“爸爸,我知道你是为了我好,怕我感冒,但是我今天不冷,今天就先不穿了,明天冷了我再穿!”
外套穿与不穿有两种选择,穿外套又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接受爸爸的好意高兴地穿上;一种是无奈地、气愤地穿上。不穿外套也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表达爱意,说服爸爸;一种是偏要和爸爸较劲儿,就是不穿。
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办法,你会选择哪一个?
我让孩子梳理一下第二次咨询我们都做了哪些事情。他非常迅速而调理地说:“先说了上个星期我的变化,又找了我和爸爸妈妈的优点,学会了一个拥抱姿势,并且帮我和爸爸进行交流,体会到爸爸是爱我的。”赶紧把他的优点再加一条——头脑清晰。
第二次咨询,我看到了阳光透射下来的光芒,深深地为孩子的自愈能力感到高兴。
为了这个孩子,我又读了一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像苍鹭医生所说:“再好的心理咨询,都出于就诊者的自愿。治愈的过程,都是为了让你自己找到答案。”
套用一句网络金句:在人生的长河里,没有谁会是你的摆渡人,能将你摆渡过岸的,只能是你自己。
期待下一次的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