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当真么?
当真不当真不敢说,但不哭的孩子可能没奶吃的
几率更大。你都不告诉人家你需要奶,人家怎么
会给你。
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教化民众的,大多都有和善,
谦让之类,总之让你乖乖的,无论究竟是不是,
都得尽量呈现出一派海晏河清,太平安乐的景
象。于是农民乖乖种地,小农经济模式千年不
变,封建君主制亦能维持那么久。
是够乖的,遇到不公或委屈就说算了吧。实际上
是胆子小的成分可能更多些,怕惹是生非,讲挣
扎无用,阶级差距心知肚明,还要用“忍一时风平
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慰自己。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逻辑没问题,为什么那么多的
不平在忍耐后没有消失反而接连不断,为什么还
会有“忍一时得寸进尺,退一步变本加厉”这样的
话出现呢?
忌讳也特别多,忌讳谈死,忌讳谈一切让人觉得
难堪不舒服,伤和气的东西。于是有了很多美丽
的形容词汇,叫含蓄,叫委婉,叫颜面,叫礼貌。
只是忌讳的东西避开不谈就可以让它不用发生了
吗?只为了保持那份含蓄委婉的颜面?
伤口只掩饰不医治会溃烂得越发严重,怕直面的
阴暗,终将压抑不住会以更汹涌的方式迸发。
算了吧,除了对外界说,还会擅长对谁说,对自己。
很多孩子曾经的梦想是当一名歌手,当一名作
家,渐渐成年习惯996后,在生存压力面前,在自
我天赋的怀疑以及强烈不确定因素的前提下,算
了吧。今天看着耀眼红日决心描绘出它最美的样
子,明天睁开惺忪睡眼发现最爱的还是身上的被
子。
一句算了吧脱口而出太简单了,需要费脑力体力
的行动全部因此可以取消了,难的是说出那句“我
不甘心”,并为这句话付出行动。
也许有人疑问,那对于那些客观上真的无法挽回
不可改变的局面怎么办呢?莫非还要紧抓着不肯
放手继续耗时耗力么?说句算了吧怎么不行?
承认无可奈何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这无可厚非,
而任何失败的不遂人意,仅任凭它不了了之,不
遗憾么?
它可以失败,但应该有它失败的意义和价值,应
该有教会你的反思和启示。如果一次失败还能在
你之后走的每一步路,每一次选择中起到警示,
发挥作用,那它不叫算了吧,它区别于彻底的灰
心和放弃,它叫奠基石,叫尝试,叫铺垫,叫成
长。
还有那些佛系,对于沟通上的佛系,我有心事有
委屈我就是不讲,我要你懂我,我要你猜,猜不对
那就算了吧。猜不对你就真的开心么?不开心你
还是不肯讲,对他的态度情绪多少会变化。他一
头雾水还觉得你莫名其妙,误会就这么开始产生
了,关系就是这样一点点被作死的。
关于妥协,无论对外界的人和事,还是自己,多多
少少是一种悲观倾向的表现。怕声嘶力竭的呼喊
声石沉海底无丝毫回应,于是选择沉默,渐渐习
惯沉默,噤若寒蝉。而鲁迅先生却言“不在沉默中
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带着悲观视角的明天,
哪可能有春天?
发声可能源于不满,它是一种挣扎,而这种不妥
协的挣扎无论结果如何,携带着的,是一丝希望,
仅有这种对人生的态度就难能可贵。挣扎都不肯
尝试,那么你的人生,也算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