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姑动了个手术,是卵巢囊肿,不知是因为医生的原因,还是那几天她咳嗽导致,本来说的一个星期就能够出院,半个月就可以康复的病,到现在快一个月了,伤口还没有愈合,也是够让人烦心了。所幸这几天总算是听到了她的好消息,伤口已经比之前好多了,剩下的就是假以时日调养生息了。
小姑人比较实诚,是那种你对她好,她就愿意把心扒出来给你看那种。只可惜她当年小学都没有毕业,大字不识几个,这半辈子因为不识字也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小姑现在的婚姻是二婚,她和她的丈夫属于半路夫妻。小姑的第一个丈夫多年前就病死了。不过即便他没有死,他们最后也没有瓜葛,已经离婚了。
当年我婆婆以为给她的宝贝女儿挑了个比较殷实的家庭,没想到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那家人只有小姑的公公比较能干,明理。可是就是这个能干的公公,却在小姑结婚的当年 因为一场陡病去世了,剩下了她的婆婆和丈夫。我婆婆心疼女儿 ,可是对于这件事也无能为力,只能把这一切归于的命运,命运看不见摸不着的,却是大多数人都抗拒不了的。
小姑的公婆当年不会生育,身边的一男一女都是抱养来的。对于上天格外恩赐给她的一双儿女,小姑的婆婆格外的溺爱,那真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可以说比许多亲生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这样的溺爱,才给小姑培养出一个好吃懒做的丈夫。
小姑的公公去世后,小姑的丈夫根本就没有想到,他已经成了家里撑大梁的男子汉,应该当个顶天立地的一家之主了。而是仍旧像以前一样在村里东游西逛 ,无所事事。
小姑受不了丈夫的不作为,两人避免不了产生一些口角,但是小姑的婆婆哪容得下有人挑剔自己的宝贝儿子,她的慈母之心立即爆棚 ,忍不住就站出来护短。那个时候,小姑已经生下了他们的孩子。于是他们家中出现了两军对垒的状况,家好像也划成了两瓣,那就是小姑的丈夫和婆婆母子二人站到同一个战线上,他们母子开始一个锅里捞吸稠,而小姑和孩子则在一起相依为命。
从来没有听说过会有这样的家庭局面,但当年的小姑家就是在这样奇葩的状况走过来的。即使已经做到了谁也不沾谁的地步,但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相互嫌弃的婆媳还是避免不了硝烟弥漫,战火纷飞。
小姑受不了婆婆鸡蛋里挑骨头,经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动干戈。而她又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女人 ,根本不会用什么方法去缓解这些家庭矛盾。女人嫁人,最应该维护她的应该是自己的丈夫 ,可是她和丈夫的关系却也搞得像路人一般。没办法,软弱的小姑只有哭哭啼啼地回娘家,对自己的亲妈哭诉她所受的委屈。
母女连心 ,何况小姑还是婆婆的最后一个孩子,当然更是心尖子。自己的心尖子自己疼都疼不够 ,反被别人家不待见,我婆婆的心里就像被油煎一样。婆婆看闺女整天涕泪横流,心里是又爱又恨又心疼,为了自己的闺女不受委屈,就只有任由着小姑长时间地住在了娘家。
就这样,虽然小姑夫妻并没有离多远,但是两地分居的生活时间长了 ,他们的夫妻感情就变得越来越淡漠,两个人就像两个丝瓜瓤子,越嫩越拧巴不到一起。小姑也越来越感觉在那个家找不到温度了。最后还是小姑做出决定,她和丈夫起诉离婚了。
离婚后,小姑的儿子虽然判给了男方,其实还一直跟着小姑,她实在放心不下把孩子交给婆婆和丈夫 ,就一直带在了身边。
又停了几年,小姑的丈夫也不知什么病忽然就去世了,紧接着她的婆婆也去世了,只留下了一个空荡荡的院子。至此,小姑来回飘零的日子终于告一段落,她带着孩子又回到了原来的婆家。
以后的几年里里,小姑也曾有过几次想重组家庭的念头,但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败了,直到遇到现在的丈夫。
其实说实话,小姑根本就没有相中现在的丈夫。那时的小姑虽然也已经四十出头,但是因为她平时性格外向,爱说爱笑,又没有多少风吹日晒的劳作经历,她的脸上倒没有留下多少岁月的痕迹,圆盘脸依旧饱满,笑起来两只眼睛弯弯的,声音清脆,整个人也看着也饱满得很。
小姑的丈夫是从别的县移民过来的,他们那里以前很穷 ,是属于山区,国家的移民政策非常好,他这样一个光棍汉,移民也算是国家对他的恩赐吧!
小姑的丈夫个子有点矮,模样长得也不好,远远看去长得就像一个缩水的黄瓜,看着干瘪着。小姑丈夫的移民村是一个独立村,国家为他们每家每户都盖了独家小院 ,厨房院落一应备齐,看起来整齐舒适。小姑的丈夫在他们的家乡也许也没有能力盖这样一个小院,因为移民生活让他的一切变得优越了许多。
他多年寡居,应该是早就盼着成一个家了,所以看见小姑红扑扑的依旧滋润的笑脸,一下子就心动了,像一碗麻辣烫又粘糊又热情,立马就想促成这桩婚事。
因为小姑有孩子,所以媒人的两片子嘴就像抹了蜜,光把甜往心窝里涂抹。说是光棍汉老实没有负担,对孩子能够做到一心一意。两个人结婚后可以一个主内,一个人主外,以后的幸福生活是可以预见的。还有他现在的房子明显也比小姑原来的房子好,这也是一件大事。她告诉小姑,你可要抓住这个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媒婆把他们结合后的幸福生活描绘得七彩斑斓,小姑的头脑里也被涂抹的找不到北了,她好像看见了面前有一个又香又甜的大饼,她忍不住就想立即啃下它。
小姑的脑子一热,根本没有去考虑,那个男人既然是香馍馍,为什么会那些年一直没有成家,要当一个光棍汉。小姑心里当时根本顾不上考虑,因为他们刚认识一个月,就已经开始谈婚论嫁了,随后就手牵手走进婚姻殿堂了。
为了以后幸福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将来,也为了后半生有所依靠,那个男人的长相小姑已经忽略不计了。小姑想着 ,只要这个人以后对她死心塌地,对她和儿子好,即便是他再丑,她也认了。可以说,四十多岁的小姑这次嫁人,全部忘记了以前的那些困苦生活,忘记了第一次婚姻的失败,不顾一切地就跌进自己熬制的蜜罐子里,闪电般地就和对方结婚了。
他们结婚没多久,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了。怎么说呢,小姑当初结婚时一腔情愿地想着结婚后她能够当上一家之主,她能够掌握家里的经济大权,那个男人会对她俯首帖耳。那样即使她嫁的委屈,她也都不计较了,颇有点自我牺牲,忍辱负重的感觉了。
可是小姑的丈夫可不是这样想的。多年的光棍生涯 ,也养成了小姑丈夫孤僻的性格。他虽然不善言辞,是一个闷葫芦,可是这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自己的主见。对于小姑嫁给他 ,他心里最开始是喜滋滋的,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来自内心的困惑。
小姑嫁给他是图他什么?他在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后,心里就开始设防了。他确认小姑嫁给他绝对是图他的钱财,而他才不傻,怎么会愿意把自己多年的积蓄交给一个刚刚在一起的女人 。女人有孩子,而他没有。她嫁过来是不是就图他能够给孩子将来安一个家,这也是他内心抵触的事情,他要的是能够给他温暖的女人,而不是时刻算计他的人,可是面前这个女人居心何在,他还需要揣测,他要用眼看,用心感受,看身边这个女人,她到底要怎么对待他。
其实这个男人也没有错,哪个人不想有一个稳定的家,哪个人不希望有一个能够对自己知冷知热,对自己没有任何企图的女人贴着心过日子。小姑的心情和他是一样的,只不过,小姑已经把这所有的前奏都省略了,以为嫁给他就已经嫁给了他的一切,包括他给予她们的,也应该是一颗毫无保留的心。
小姑的丈夫怕被小姑利用了,他不愿意成为别人的垫脚石。其实说句实在话,女方带着孩子嫁人,本来就是指望这个男人以后能为自己的孩子打个天下,当然要图这个男人的经济基础,图这个男人的一把子力气,要不她还嫁人干什么,这也是每一个单亲母亲的所隐藏的私心吧,何况小姑这样一个普通的女人,当然也不例外。
这一点思想,虽然没有捅破,但两个人心里都敞亮着呢!只不过他们把自己的心思都隐藏了起来。
如果小姑能够精明一些 ,在生活中多温暖他的丈夫,也许会融化丈夫那颗多疑的心,很快就会向小姑敞开心扉的。如果小姑再精明一些 ,学会在丈夫面前撒撒娇,或许很容易就把丈夫的心给俘虏了。可小姑在丈夫的面前,偏偏硬得像钢筋一样。她心里想着,我既然已经嫁给你了,你就要对我好,才不辜负我嫁你一场。
这下可好 ,两个人谁也不愿意付出,却都想到了索取,自然矛盾就出来了。小姑的丈夫把钱握得紧紧的,一毛不拔,生怕落了小姑的算计。而小姑呢,则是事事都想伸出手,要丈夫为她负责一切,经济上当然更是希望能满足她,多多益善。
还没有碰撞出火花,培养出坚固感情的一对男女,就这样各怀各的心思,慢慢揣摩着对方的思想,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搭伙过日子。这样的两个人,丝毫没有感觉到婚姻带来的美好 反而很累很累。
两个人越是互相不信任,也就越是越有矛盾,而两个人性格都很偏执,谁也不愿意退一步,没多久刚开始相处的那一点好感随着生活中的琐碎消磨光了。
因为夫妻两个都对对方苛求的太多,导致感情越来越淡漠 。谁都想以自己中心,结果却不尽人意。本应是人生旅途中最亲近的两个人,他们却生生过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可悲可叹。
这一次小姑生病,小姑的丈夫在外打工。家里人都对小姑说,这个病不是小病,你一定要最先告诉他一声,让他知道。小姑撇撇嘴说,说也白说,他还害怕问他要钱了。大家又劝她,这不只是钱的问题,是应该让他知道情况。
小姑听了劝,给她丈夫打了电话,结果真的令她失望,她丈夫非但没有问病情如何,还说道,那不是有新农合报销吗?不知道小姑听了这话,心里会有多凉凉。
前几天和我和孩子们去看望小姑,小姑那时候刚动完手术,身体还很虚弱。她的儿子在医院照顾了她二十多天,小姑刚刚出院,儿子就赶着去外地上班了。毕竟端的是人家的饭碗,由不得自己。孩子的三姑去照顾的小姑。三姑也在一个高中的学校餐厅工作,现在随着学校开学,三姑只好也离开了,小姑就只好自力更生了。
所幸她的身体已经逐渐恢复,伤口也快要愈合了。昨天晚上我们打视频电话,看到小姑已经又恢复了笑逐颜开的模样,为她高兴。
奇葩的是,小姑虽然和丈夫的关系有点淡漠,但是她的马大哈脾气,却和邻里的关系搞得热火朝天。小姑生病,村子上好多人都去探望她,特别是那些近邻。小姑做饭洗碗时,只要被谁碰见了,根本就不用她动手,就被邻居们给抢着干了,这样的邻里关系真的是和谐极了。小姑身边也总不离人,总有人陪她唠嗑,连病人的那种压抑和失落感,都顾不得产生,因为时间总被挤的满满的,小姑总被邻里的热情包围着。
看到这些,我就想,如果小姑和丈夫之间的感情也能红红火火的,和邻里关系好岂不是更锦上添花,更完美吗?只可惜两个人还在迷魂阵里没转出来呢!
写到最后,还是希望他们夫妻都能看到自己的缺陷,理解万岁,后半生相互依靠着过得幸福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