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两次写了光棍汉艰难的境况,外人看了也许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在过去的农村,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
我家地处芦苇荡,虽然位置较为偏僻,仍然属于鱼米之乡,生活还算不错的,周围有些村镇条件相对更差,光棍汉可以说随处可见。
还是说说我们那儿吧。
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没有儿子的人家觉得抬不起头来,凡事低人一等,男孩的地位高于女孩。
奇怪的是,生活中处处受重视,但婚恋上却处处被打压,尽管长得五官端正全须全尾,但倘若老实巴交不善言辞,家境又贫寒的话,这样的男人很难不为讨老婆发愁。
如果既没有家底,人又不出挑,甚至身有残疾,那么,这样的男人想要娶妻生子,无异于难上加难,大概率成为一个光棍汉。
恰恰相反的是,一直备受打击的女人,却成为婚恋市场上的香饽饽,不管长得多难看,不管瘸子、瞎子,还是聋子,夸张地讲,奇货可居,洛阳米贵。
有女不愁嫁,那些养有姑娘待字闺中的人家,门前路大抵要被媒婆踏扁,这个时候的娘老子,平时再看不上眼的女儿也变成金枝玉叶,把头抬高八丈 ,指指点点,左挑又选,养女把(嫁)上家嘛!是凡拖成大龄剩女的,要么太挑剔,要么在彩礼上狮子大开口,吓得男方逃之夭夭。
这就苦了儿子众多的贫穷人家,万一混成光棍,岂不会要了娘老子的命?自打儿子长到十七八岁,就开始日夜盘算着如何把媳妇娶进家门。
倘若家生痴儿呆儿残疾儿,膝下还有女儿相伴,那儿子的婚事还可补救,最不济换亲。如果有儿无女,那些呆傻痴儿注定孤单凄苦过一生 。
我十六岁去外地读高中,之后除了节假日,基本不回农村。
但就我知晓的,几百户人家的村庄,就有七八个光棍汉,听母亲讲,邻村更多。
整天背着筐篓拾粪的孙成贵 ,弟兄三人, 只有三弟娶回聋哑女子, 他和大哥光棍一生,他们年纪比较大,那个时候过日子更艰难。
今年六十五岁的张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一弟一妹 ,个个能说会道,长得圆头阔脸,皮肤白白净净,人样子一等一。兄妹个个开枝散叶,只有他一直单着。村里人说就因为父母去世早,没有操管他。
60年代初出生的李瞎子,只有一个哑巴妹妹,死也不肯替他换亲,注定孤家寡人过一生。
跟我二哥相近的腾四财,因为弟兄五人,他就给人做上门女婿去了邻县,谁知道,没过几年,他独自跑了回家,但人已疯疯癫癫。
我读小学那会,半路上看到他缩在草堆根脱下衣服捉虱子,丢进嘴里吃得咯嘣咯嘣响,调皮的孩子会拿泥块石子砸他,还编顺口溜嘲谑他 。
最可悲可叹,要属我的初中同班同学彭二青。
人长得浓眉大眼,就像当年的奶油小生唐国强,读书也用功。
从芦苇荡初中考上益林镇高中,已经很了不起的了,头一年没有考上大学,他有决心,又连续复读两年,还是未能如愿。
第四年,他应征入伍,又一年,好运气终于降临,上军 校了。
放假回来,穿上军 装的彭二,看上去英姿飒爽,孔武有力。
然而,读军 校不到一年,他被退了回家,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外人不知道原因,因为他从来不讲。
再之后没多久,他变得痴痴呆呆,讨老婆完全没有可能,直至现在还是一个人。
去年夏天,见他经过我大哥门口,表情呆滞,穿着不合时宜的厚衣服,上面布满油渍和泥块,他看了我几眼,不知道是否认得,我也没有跟他打招呼。
我了解与接触的,就上面这些光棍汉 ,实际上可能还有。
我母亲在世时,先是为大哥家两个男孩焦虑,生怕他们打光棍。尤其看到二哥家两个女儿早早嫁人,母亲更是急得如坐针毡。
大哥家两个男孩成家之后,她又为三哥、我姐和我家三个男孩着急,我们回家一次她问一次。
那会,我还怪她多管闲事,不该操心的地方偏要操心。
现在轮到我焦急忧虑了。
首先声明,我虽然脱离了农村,也读了几本书,但我的思想还是非常落伍,根子上还是小农意识。
我就希望儿子早点成家,早点生下孩子,最好是女儿。
不谈绝对,相对来说,女孩更贴心父母一些,更懂得照顾父母,不是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嘛!
可是,儿子不认同我的想法,迟迟不谈个人问题,那我也只有尊重他的想法与做法,毕竟我读了几本书,任何时候,只要他不违背什么纪什么法不触及什么底线,我必须无条件尊重儿子的选择。
所以,我现在对哪家孩子考上什么985或者博士毕业,基本无感,只出于礼貌 ,夸句孩子很优秀之类。
相反,我倒是很羡慕那些父母,孩子早早娶亲生子(女),承受工作(打工)的艰难、生活的锻打与育儿的艰辛之后,依旧乐观阳光,懂得体贴父母与善待家人。
认识一个出租车司机,原来两口子在苏南打工,后来在父亲生了重病,就双双辞职回家。
妻子在靠家附近的超市上班,业余时间找点手工活挣外快。
他自己开出租,早七点至晚七点自己开,剩余12个小时车子交给别人开,他收取相应的费用,息人不息车。
他头脑灵活,口才又好,我几次喊他车,半路上,他那些来自于生活的感悟与体会,没有假大空,句句说中我心坎。
“上面父母需要你,下面两个孩子需要你,肩上扛着担子,这生活才有奔头,要是没有人需要你,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日子过得还有什么意思?”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父母养儿育女,不就是在生病的时候有人照顾服侍吗?不给父母治病,这些还配叫人吗?”
“累了一天回到家,两个孩子扑倒怀里喊爸爸,不晓得有多舒坦,什尼叫成就感?这就是!”
小区南门做裁缝的女人,今年才50岁,大孙女读初中,小孙子上小学。
她见人总是笑眯眯的,一儿一女都是普通工人,家里也有矛盾,时常鸡飞狗跳,但姑娘女婿儿子媳妇总体做事踏实,没得偷窃扒拉。
她说,自己很满足,门市挣钱多与少不讲究,图个活动筋骨。儿子姑娘都能安居乐业,身体也没有什么毛病,过日子不就这样,一家人乐乐呵呵就行,还图个啥?
我感觉跟她交谈,收获不少。生活中,我喜欢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诸如卖菜的、修鞋的、配锁的、送快递的,就连单位保洁阿姨,我空闲的时候总要跟她们聊上几句。
升官发财的毕竟少数,大多数都是为一日三餐打拼的普通人。
我喜欢那种热气腾腾的生活。
我喜欢那种热气腾腾的生活。
我喜欢那种热气腾腾的生活。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也是市井小民,观念落伍,想法市井,做法市井。
所以,我对儿子的希望,就是身心健康,过普通人按部就班的生活。
如果时间可以回头,不会逼着儿子拿好成绩,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去学门手艺,或者做个出卖体力的打工人。
当然,儿子现在既然读过大学,也挺好,不后悔过去,不畏将来,接受现状,拥抱生活,更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姿态。
以上想法,仅仅代表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