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终结》剑飞老师说他在过去的三四年看了很多的书,可能那些书当时没有太多的效果,没有给他产生很大的帮助,不过现在才会给他的生活给他的工作带来一些效果。
这就说明了,我们现在去看书,现在就去改变,过几年以后才会有收获,在永恒的终结这本书书中说足够清楚的事实预测规划以后产生的效果,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在进行时间记录的时候,要把事实记录清楚,只有这些足够清楚的事实,他才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规划以后产生的效果,例如说我们现在我现在每周看书的时间,我原以为我自己每周看书的时间是一周有7天,每天一个小时是7个小时,实际上是我每天看书30分钟,每次一个星期,有的时候是看了三次,有的时候是看了4次,这才加起来才多少分钟呢,如果三次的话,总共这一周才一个半小时。
你可以通过这一周的时间,如果说我一周是用了一个半小时,一个月就是6个小时一年的话呢,就是70多个小时对不对?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你付出的时间的多少的问题。
在《奇特的一生》云清分享说,第1年看的时候,只觉得柳比歇夫真的好厉害啊,第2年再看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过去只是机械的记录,现在可以从过去记录的时间里面去找时间。比如,她今年的工作比去年更忙,她想看书却没有时间,就从过去的时间记录里面找时间,哪些事情可以不做,哪些事情可以找别人来替代,现在反而每天有50分钟的时间来看书。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剑飞老师说,在第2章里面有一个期限表的方法,两张期限表,第1张是一张纸的中间画两条线一面是对未来有用的,有一面是对现在有用的。
现在有用的事情越来越少,对未来有用的事情,它就是重要的事情你不感兴趣,但是你必须要做,它就是让我们持续去做重要的事情。
举个例子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里面,德鲁克说过一句话,好的企业表面上看起来是有条不紊的,却一直在推进重要的事情。
反之不好的企业管理的不好的企业当然是乱七八糟的,鸡飞狗跳的。
关于人物传记,剑飞老师的原则说是多去看逝去人的人物传记,去体验不同的人生。
如果说是一个星期看一本人物传记,一年你就可以看52个人物传记,就会就能够体验52种不同的人生。
剑飞老师给我们推荐的是卓别林的人物传记,卓别林在30岁之前就已经拍过了67部电影,4岁开始登上舞台表演。大多数人听过康德,其实康德的成就是在60岁到70岁的时候,看康德的人物传记里面有写的,康德他去追女孩子的时候也是很有意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