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曼殊
世人多喜荷塘,也喜月色,唯独朱自清荷塘月色,写尽大半。
开篇,他以淡淡的愁奠定此文基调,似在不经意间,也似在千万愁丝中,得与这片荷塘相见。他是见过这片荷塘,在白日,或在雨季,唯独今夜的荷塘不同。
他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我且受用这月下荷塘,只有在这片月下荷塘,他是他,也不是他。人与景合一,魂灵也通透起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 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月下荷塘,荷叶风姿绰约,在一朵白色荷花的点缀下,如明珠,繁星,美人一般,惊艳万载。且那些荷花又是不同姿态,或“打着朵儿”,或“袅娜”,可谓是赛过百花齐放,胜过红梅斗艳。作者用工笔写荷花的姿态,将风中荷花的娇羞一一渲染出来;又用极致比喻,将月与荷两者进行结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而后,作者笔微动,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动静结合,使得景物在纸笔间活了起来。风动,莲叶动了,或许连天上的月儿也动了。
月色最见朱自清先生笔力,一个“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曾有古人写道:“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如水,写出今夜月光皎洁,与前文“明珠”遥相呼应,一个“泄”,化静为动,将月光自天而降,落入莲叶间,使得人看见了月的动。
试想,月色袭人,烟波浩渺,有香袭来,仿若九重仙境。而今却是满月,但仍有淡淡云,于是就在这层云中,多了几分朦胧美。
评说《荷塘月色》(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