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覆舟的寓言故事,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这个故事讲的是在造船时,因为尺寸合适,而选用了一块被虫蛀的木板,最后却毁掉了整艘船。
有时候看上去很小的事,却会造成后续以及再后续的大麻烦,甚至导致企业覆灭。所以,有些问题不容小觑。
达利欧在《原则》中,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即发现问题后,不应容忍问题的存在。
对此作者认为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组织运营中,问题总会以各种形式出现。
发现问题,并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才能够推动我们前进。因此,发现问题是进步的开始,而不是阻碍。
但仅仅发现问题并不足够,更重要的是对问题持有一种不容忍的态度。作者强调,我们必须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处理,因为它们都是改进和提升的机会。
如果我们对问题视而不见,或者选择容忍,那么这些问题可能会逐渐积累,最终演变成更大的障碍,阻碍我们的前进。就像朽木覆舟的故事一样。
为了有效应对问题,作者提出了开发系统和指标的策略。这些系统和指标可以帮助我们监测企业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同时,作者也鼓励那些管理得力、经常进行系统测试的人,继续寻找并解决各类问题,以推动持续改进。
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学习和能力的重要性。在面对问题时,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说:如果一个人工作干得不怎么样,要考虑这是由于学习不够,还是能力不足。
员工的业绩要从两方面思考:学习和能力。缺乏经验或训练造成的缺点可以弥补,而能力不足很难弥补。
一个人工作表现不佳可能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学习不够是其中一个因素。
如果个人在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经验,那么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难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因此,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对于改善工作表现至关重要。
而能力不足导致工作不佳,作者的建议是根据能力调岗或辞退。因为能力不足的员工,会给企业带来十分高昂的成本和损失。
能力包括个人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方面。如果个人在某些关键能力上存在短板,会影响到工作效果和质量。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加强学习外,还需要注重自我反思和评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提升这些能力。否则面临的结果就可能是失业。
同时,作者也强调了独立思考和客观分析的重要性。对于工作表现不佳的情况,我们同样需要运用这种原则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表现,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书中也倡导极度开放和极度透明的原则。在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时,我们应该保持客观和诚实的态度,正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勇于承担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这一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积极面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和方法,有助于我们在个人和组织层面实现持续进步和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