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2018年第一本书-《精进》读后感

2018年第一本书-《精进》读后感

作者: 秤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1-05 13:23 被阅读294次
    精进

    今天希望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知乎大神采铜的著作。好书不厌百回读,确实如此。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相比于第一次的草草阅览,这一次结合自己一直以来的生活经历。得到了许多启发。作者分成七个方面来介绍。许多时候我们都在做无用的机械的重复劳动,需要这样的智慧之书,为我们点亮思维的狭窄,逼近人生的真相,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为心中美好的生活不断行动。下面,我希望把每一节对我有启发的思想写出来。当你开始努力,越发觉得自己的浅薄。

    01 时间之尺

    时间是最重要的,你把时间花在什么地方,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一点、像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人清楚地自觉地尽力于当下的生活(参考-梁漱溟:三种人生态度)

    第二点、 五年之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

    第三点、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采铜原则

    他提出一件事情应不应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们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比如说早起,阅读,写每日反思就是长半衰期,但是暂时看不出效果如何的。

    网购一些便宜打折但没能用多久的东西,每天抱着手机看视频追剧,刷微博,打游戏,聊天就是短半衰期的事情,这些事情仿佛没有对你的人生产生影响,但是它占据了你的时间就是最大的损失。

    乔布斯的哈佛演讲中提到三个故事(大家可以看看,伟大的人之所以伟大,是他确实超越常人),其中他说自己跑去学书法,后来苹果电脑的字体设计就是得益于当时的学习。这就是长半衰期的例子。

    尽量少做类似刷朋友圈、刷微博这种没什么收益但是不做又会感到莫名焦虑的“短半衰期”的事情,做这些事就像是去抓流沙,一次次抓起来,但是在刚获得快感的时候,沙子就已经从指缝中溜走,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得到。所以,多做一些“长半衰期”的事,只要是能有长期的益处,并且能够自得其乐,别人怎么看都不重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的就好。

    长半衰期的事情

    积 累 可 信 的 知 识

    · 训 练 实 践 技 能

    。 构 建 新 的 思 维 模 式

    。 提 升 审 美 品 味

    。 反 思 和 总 结 个 人 经 历

    。 保 持 和 促 进 健 康

    。 建 立 和 维 持 相 互 信 任 的 关 系

    。 寻 找 和 获 得 稀 缺 性 资 源

    02 如何做最好的选择

    选择意味着标准的建立,是你自己的内心的标准。

    03 即刻行动

    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美国作家安·拉莫特在写小说之余也教别人写作,在每一届写作课上,他都会讲一个影响了他一生的童年故事。

    30年前的一天,安十岁的哥哥正为明天无法交上一份作业而苦恼。这份作业是一篇有关鸟类的报告,三个月前就已经布置了,可他直到截止日的前一天都不知道该怎样动笔。这时,他们的作家父亲走过来坐在他的身旁,对他说:

    “一只鸟接着一只鸟,只要一只鸟接着一只鸟,桉部就班地写。

    是的,当你觉得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开写好了。哪怕只有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哪怕写得很糟糕,都没有关系。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只要你写了出来,不管写得有多差,你都还有机会把它改好。其他的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

    03-1 精益创业

    一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

    某种程度上,人生就如同创业一样。在人生的航线上,我们也着不可预知、无法确定的未来,虽然我们可以对未来订立高远的目标制订完美的计划,施加种种美好的遐想,但这些事前的勾画却总被,不及防的现实打乱。更糟糕的情形是,在漫长的筹划、准备、酝酿之后,遇到无法预料的困难而中途放弃。如果借鉴精益创业的方法,我们鯝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种遗憾。那么,对一个个体来讲,他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产品"这个概念的内涵:

    1“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而要能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产品是能对世界产生影响,创造正向价值,使人收益。

    5.“产品''也是一种媒介

    按照这个框架去理解个体的产品是什么。

    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基于实习经历,写成的系统总结报告是产品。阅读一本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可以算作产品;拥有绘画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一能创造绘画作品算作产品。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些东西都太“小”、太简单了,不作产品。确实,它们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产品,可把它们当作个人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没有什么疑问的。这些小产品,可以作为你才华展示的载体,让你的才能搭载着这些载体,传播出去,供其他人欣赏、品味,并获得反馈,然后你可以继续做出更复杂、更优秀的产品。比如,从一篇短文到一篇长文,从一篇长文到一本书;从单幅的漫画到多格漫画,再从多格漫画到长篇漫画连载。如此一来,你的才能、声誉、影响力和成就感都会慢慢培育出来。我们离“精益创业"并不遥远,一旦你明白它的益处和价值,你就应该马上行动了(好吧,现在就可以把书合上)!但如果你还在犹豫迟疑,那多半是还有一些心理层面的阻碍拦住了你。

    03-2 在实践中,通过复盘积累智慧

    10年前,我在一家互联网企业做实习生,从事用户体验方面的工作。当时我在公司里的导师是一位经历丰富的设计学博士,他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东西是

    每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一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是“复盘'',久而久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个建议让我非常受用,提醒我要回视。后来我发现,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他们既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得更加深入和周全。

    04 有效学习

    把知识当成一项技能操练

    他在《八十自述》的序言中写道:“从小藉苦斗而养成之习惯,对任何挫折,悉视同命运予我之试验,而以解决难题为无上之自我报酬。职是之故,任何逆境不足以陷我以消极,转因‘听之于天’与‘求其在我’之两种观念,往往峰回路转,别入新境。”

    王云五先生的勤勉以及对书的痴迷让人叹服,他数十年来保持始终如一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八九点入睡,凌晨四五点钟起床即投入工作或阅读。并且即便工作再繁忙,他也要每天抽出至少四小时来读书,雷打不动。他说:“一个人只要志愿读书,断没有腾不出时间的。”

    05 努力是一种才能

    构建个人的挑战阶悌

    在设计挑战任务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难度适应''。就是经过某个难度挑战的反复训练后,个人的能力提升到了相应的水平,这时这类挑战的难度在学习者看来就下降了,甚至进入了“舒适区'',这时就应该思考如何设计更有难度的挑战。这样一级一级的难度上去,就构成了一个“挑战阶梯"。顺着这个挑战阶梯,人就可能攀上才能的顶峰。

    以英语学习为例,很多人主要的英语学习活动就是背单词,可单词背得再多,也只是量的积累,在挑战的难度上只是维持在同一个水平,并没有往上攀升。而反过来,著名的英语脱口秀译者谷大白话的英语学习之路就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谷大白话原来学的中医专业,和英文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他因为个人兴趣开始自学英语。早期他和很多人一样,背单词、考托福、考GRE,当这些挑战都完成后,他开始听英语电台(VOA、BBC)。刚开始听英语广播,他感觉实在是太难了,但他硬着头皮扛了下来。苦练几个月后,他发现自己再听英语广播一点都不觉得椎了。而且他发现,英语广播发音规范、语速适中,有规律可循,也容易练出来。换成别人,可能就到此为止了,可他偏不,他开始了挑战更有难度的任务:听有各种地方口音的英文,就这样听了几个月后,他又觉得这不难了。紧接着,他开始观看英语脱口秀,脱口秀的特点是不仅语速快,血且穿插了很多俚语,这些俚语有时连Google都搜不到,只有凭借深厚的文化背景加上查找很多资料后才可能理解,可最后,谷大白话连这个堡垒都攻克了,他听译出了大量很少有人能译出的英文脱口秀节目。

    在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谷大白话一直在进行自我挑战,他不满足于常规的英语学习方法,而是不断地去进行更高难度的训练。用他自的话说就是,他是在用“死磕"的精神学英语。如果用挑战的观点来看,他就是用“挑战阶梯"来学习,推着自己快速往前走。可想而知,在这个过程中,谷大白话经历了多少失败、挫折、苦闷,而如果他像其他大多数英语学习者一样,满足于完成“标准动作",则根本不必经历这些,但也正是这样的挫折和失败,加速了他的成长。我想千千万万学英语的中国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原因可能并不在于他们的时间花得不够,或者天赋不行,而是没有胆量和勇气去挑战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让自己停留在常规性任务里,最后取得的成果就和谷夭白话有了天壤之别。

    冯唐读史

    小学高年级时他就受一个老师影响开始读史书,一发下宏愿要二十四史诠部读完,要知道二十四史读完几乎是不可能的,可最后他竟也读掉了三分之一。冯唐读史不觉得辛苦,反倒是兴味盎然,他的诀窍是把更书当作练习读。什么意思呢?读的时候假想自己就是那一朝那一代的皇帝,只书中一出现大臣在殿上上奏的内容就停下来,遮住书页,想想自己会么样的决定,然后再和书上的记述相对照。这种方法,让冯唐能更加主动地想考历史,更加深入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从血训练隹己的判断力和决策力。这种互动性的阅读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在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上都远远超过了普通的读书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第一本书-《精进》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uj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