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刻意练习,让改变在自己身上发生

刻意练习,让改变在自己身上发生

作者: 张娟丽 | 来源:发表于2020-07-13 21:17 被阅读0次

    笑来老师2017年就开过写作课,2020年7月,老师又一次大张旗鼓地开起了写作课,笑来老师一向对写作能力有很高的推崇,这样的高层次认知,对写作如此重视就提出了要明白使用文字的本质。使用文字的本质就是传递感知,创作。要达到感受到作者传递的感知,先从以下2方面练习。

    1.一段时间内,看任何文章,先圈出文章中的名词,再用波浪线画出形容词,钻进作者的脑袋分析;

    2.在看任何文章的时候都想以下三个问题:

    ①作者想要向我传递什么样的感知?

    ②他做得成功吗?

    ③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更有效?

    今天我就敲出《刻意练习》里这段文字: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史蒂夫不同于那位音乐学生,而是一开始就非常专注于他的任务,随着实验的一步步的进行,记住越来越长的数字串,他的注意力也更集中,听一听他第115次训练时的录音带, 就可以对他的专注有所感受。第115次练习恰逢我们的实验进行到一半,当时一般能够记住接近40个数字的数字串了,但还不能稳定的记住40个数字,而他真的很想在这一天做到。我们首先得从35个数字开始,那对他来说已经很容易了,于是他开始迫使自己增加这个数字串的长度。在我读出39个数字的数字串时,他对自己说了一句鼓舞士气的话,听起来跟他正接近完成的任务没有什么关系,他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完成突破!我不会错过这次突破的机会,不是吗?当然不会,这将是转折的时候!我花了40秒读出那些数字,他一直保持着沉默,但那时,随着他仔细在脑海中回顾那些数字,记住它们不同的分组,以及出现的不同顺序,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了,好几次,他拍着桌子,大声喊着,时不时拍着手,显然是在庆祝他记着这一组或那一组数字,或者记着他们在数字串中的什么位置。他一度大声喊出来:绝对正确,我很确定!当他说出最后一个数字时,回头看我,我告诉他说,他真的背出来了。于是,我们接下来背40个数字,这一次他又开始自言自语:这次,大任务来了,如果我过了这一关,就全都结束了,我必须过了这个关卡。在我读数字的时候,他再度保持沉默,接着轮到他背诵时,他又发出兴奋的嘈杂声,并且在他想出来之后,大声的欢呼,哇,来吧,好的,继续,他又一次背出来了。事实上,这一次的练习已经成为他能够经常背出40个数字的练习了,尽管他再背不了更多。

    如今并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史蒂夫的表现说明了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的研究中获得一条重要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以上文字写的是作者在帮助史蒂夫刻意练习记忆数字的一次经历,文字中的名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练习”,练习的对象“数字”,最吸引我的注意力的是史蒂夫在进入记忆心流状态时忘情地一会大喊大叫、拍桌子、拍手,还会自言自语给自己加油。他的注意力完全投注在自己当下正在做的记忆训练。整个训练是有目的的,结果也是达到了目的。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怎么错了,音乐学生在学校的表演测试上得了c,这是一种迟到的反馈,但他在练习时,似乎没有人给他提供任何反馈,也就是说,没有人听他练习并指出他的错误,而这位学生看起来根本不知道他的练习是不是出了错(你有多少次正确地弹奏了曲子,嗯,我不知道,一次或两次吧)

    在我们的记忆研究中,每次尝试之后,史蒂夫便会得到简单而直接的反馈,如对还是错,成功还是失败。他总是知道自己的位置,但最为重要的反馈,也许是他自己给自己提出的。他密切关注那些他记不住的数字串,如果把这样的数字串背错了,他通常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以及他漏背了哪些数字,即使最后他终于背出来了,他事后也会告诉我,哪些数字让他感到难以记住,以及哪些数字完全没问题。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弱点在哪里,便可以适当地转变他的关注焦点,并提出新的记忆方法来弥补那些弱点。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自己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以上文字说明了刻意练习过程中需要即时反馈来首先确认练习过程中每一次练习都是有效的,都是达到练习目的的。并以音乐学生在测验中仅获得C的成绩,反证了刻意练习在有时间、注意力的保证时,还需要即时反馈信息,确保达到练习的目的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也许是有目的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音乐学生并没有逼迫自己走出熟悉和舒适的区间,相反学生的话似乎表明,他在练习中就是毫无条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没有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仅仅是做那些他已经感到很容易的事情,而这种方法是不管用的。

    我们的记忆实验在设计之初就避免让史蒂夫感到太舒服,随着他增强自己的记忆能力,我会用更长的数字串来挑战他,以便他总是能在离自己能力极限不远的地方发挥出自身的能力,特别是每次他背出来了,我便增加数字的数目,他没背出来,我便减少数字的数目,这样一来我把数字的数目恰好保持在他能够背得下来的程度,同时也总在促使他记住只比之前多一个数字的数字串。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曲子,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数10万个小时的练习,但他决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事实上可能还比年轻时弹得更差。

    同样这种现象放在医学上也是这个道理,而且我们有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研究界对许多专家进行过研究,结果发现,已训练三四十年之久的医生,在一些客观绩效指标的测量时,比那些刚从医学院毕业两三年的医生更差一些,这表明那些医生中的大多数在他们的日常练习中并没有精进自己的业务,或者也没能保住他们的能力;他们没有给自己设置太大的挑战,或者没有将自己推出舒适区。出于这一原因,我在2015年参加一个共识大会时,辨别了一些医学继续教育的新类型,这些教育,将给医生出难题,并帮助他们保持和精进他们的技能。

    以上文字说明史蒂夫的刻意记忆训练中,在不断地走出舒适区,需要通过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又用了业余钢琴爱好者弹琴几十年,即使时间的积累足够多,但因为总是在舒适区重复,所以水平没有提高;还有一直在执业中的老医生,也是没有走出舒适区,业务水平反倒退步。

    通过这样的分析感受,作者要传达给我的信息,我是实在GET到了。《刻意练习》的作者Anders Ericsson的目的达到了。

    由人及己,我2017年4月加入007不写就出局,在记录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文字感受能力有所提高,个人的成长也有喜人的进步,但是写作的水平没有太大的改观,原因也是没有刻意练习。今天通过这次圈出名词、形容词的练习,技能上明白了刻意练习首先要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任务上,争取给自己的执行过程即时反馈,更不能在舒适区杀时间。

    回想我在开车、游泳过程中,刻意练习提升技能的时间段还是太少,这些感受到了,在实际践行中就要实现改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让改变在自己身上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wz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