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2019c读书
思维导图详解《孙子兵法》(1):这书到底讲了点啥

思维导图详解《孙子兵法》(1):这书到底讲了点啥

作者: 负反馈电池 | 来源:发表于2019-04-02 20:30 被阅读259次
    孙子兵法

    00 不讲兵法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估计是人们误解最大的一本书。

    一说兵法,大家印象都是排兵布阵、奇谋诡计,比如常常听到的八卦阵、孔雀阵、空城计、反间计等。

    但细读此书后,我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在《孙子兵法》里,没有教人布阵,更没教人诡计。

    虽然书里说“兵者,诡道也”,但有关“诡道、计谋”的语句,纵观全文,不超过五句。

    先不说什么美人计、苦肉计、瞒天过海、借刀杀人这些诡计,就连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远交近攻这些基本战术,书里也没讲。

    一句话,《孙子兵法》,是一部不讲兵法的兵书。

    经常有人将《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并列,现在还有很多书店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详解》这本书。我敢肯定编书的人没有好好读这两本书,因为《孙子兵法》,比《三十六计》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那《孙子兵法》到底讲了什么?

    此书分计篇、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间十三个章节,大体可以分为四部分:

    前三篇计篇、作战、谋攻讲战争的准备,包括为什么打、要不要打、打多大、怎么打;接下来四篇军形、兵势、虚实和军争,讲作战中的工作,包括军队建设、粮草运输、备战迎敌、队伍指挥等;再四篇九变、行军、地形、九地,讲作战要素,包括行军、宿营、应变等;最后两篇火攻、用间,讲两种特种作战方式,作为胜战的补充。

    可以看到,孙子兵法超越了计谋的范畴,是一本关于战争哲学的集大成著作,拿《三十六计》跟它比,实在屈才。如果说有一本书能跟它相提并论的话,我认为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但《战争论》,比孙子兵法晚了近2000年。

    读这本书后,我的认知改变很大,印象最深的思想有四点:

    第一,慎战、少战、速战

    第二,充实基本面,不要在操作面上大做文章

    第三,能打胜才打,千万不要追求“以少胜多”

    第四,功夫在诗外,对于打仗来说,交兵搏斗是最不重要的事

    01 慎战、少战、速战

    作为一本兵书,却并不鼓励战争,这是孙子兵法的第一奇特之处。

    《孙子兵法》是孙武献给吴国国君阖闾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强大,战争是国家强大的一个因素,却不是必备因素。

    所以孙武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告诫国君和将领,战争很危险,动辄损兵伤民,万不能任意开战。

    除了慎战,还要少战。作为一种暴力活动,即使行动再顺利,也将损耗财富,伤害百姓。军队再能打,就算百战百胜,如果随意开战打的多了,国力也会下降迅速,到时民众不满,统治就会危险。

    所以要慎战、少战,不能瞎折腾,如果没有必打理由和必胜把握,不要开战,胡作不如等待。

    而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呢,那就还有一条,速战。

    所谓“兵贵胜,不贵久”,打仗是对国力的最大损耗,十万大军,即使不动,光维持就要“日费千金”,战争拖得越久损失越大。

    国家进行战争的目的是获利,但如果时间长了,很容易使损失大于战胜获得的利益,得不偿失,所以要打仗一定要速胜。

    孙武讲“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历史上百战百胜、一战而亡的事例太多太多,像项羽,一直在取胜,最后垓下输了一场,就全输没了。

    所以,国家打仗,一定要速战,速胜最好,要是速胜不了,要想办法媾和。

    02 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

    《孙子兵法》最开篇,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一个问题,那就是开战之前,一定要计算双方实力,打得过才能开战。

    怎么才能战胜别人?最主要的不是看对方怎么办,而是看自己,要不断充实实力才行。

    孙子讲“先为不可胜,后为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就是说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打败敌人;自己不可战胜,关键在于不断磨炼,努力提升实力;至于能不能战胜别人,要看对方实力是否变弱,有没有失误。

    但最关键的,还是要靠自己。对于战争来说,己方实力体现在五个方面:

    道,指民众听不听国君的,是不是上下同欲,同仇敌忾;

    天,指气候好不好,收成怎么样,积蓄财富够不够打仗;

    地,指地形是不是有利,行军作战会不会困难;

    将,指有没有出色的将领,能为国君分忧;

    法,指法纪法律是不是严明,人员调配是不是公平。

    要是以上五点“道天地将法”做好了,胜过敌人,那肯定打胜;要是做不好,计谋再出色,指挥再犀利,也打不赢。

    用一句投资界常用的话就是,充实基本面,而不是操作面。基本面是实力是根本,操作面是赠品是添头。

    基本面够,实力强大,直接A过去就能赢;基本面不够,实力太小,操作再骚再极限,也没办法反杀。

    这一点对我们的人生也很有意义:按部就班的提升素养和能力,才是成功的基本;只会钻营、取巧、拍马屁,迟早会露馅。

    03 能胜才打,千万不要追求“以少胜多”

    《孙子兵法》比较有颠覆性的思想是,只打能打胜的仗,千万不要妄想“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这似乎与我们的常识相悖。因为我们从小读历史书,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像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曹操“官渡之战”,周瑜“赤壁之战”,等等等待,弱小战胜强大,还是逆转,血脉贲张,让人神往。

    但《孙子兵法》说,不是这样的,作为将领,一定要“胜于易胜”。所谓“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想赢,就一定要打那些能够打赢的敌人,要是打不赢,不要不知死活的拼命。

    以少胜多,是孙子兵法中最不提倡的事情。我们看到历史上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其实都是“幸存者偏差”。因为以少胜多的概率太小太罕见,所以出现一次,史书就把它记下来,这样中华5000年历史,积少成多,反而 “以少胜多”的案例成为主流。

    而以多胜少的战例,因为太普遍,数量太多,反而记录下来的不多。估计在史书中都是“X月X日,我军下济南”这种记载,不精彩,不好看。

    但这种不好看不精彩的战例,才应该是一名合格将领应该争取的战争,孙武说“善战者,无智名无勇功”,曹操也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正的好将领,都是打顺仗,没什么波澜和故事,反而不被人传颂。这种无赫赫之功,都是打最顺利的胜仗的将领,才是真正为国分忧的好奖励。

    04 交兵打仗是最不重要的事

    《孙子兵法》给我的第四个感触是,真正打起来的过程,反而是最不重要的。

    “善战者”指挥时,在遭遇敌方军队、士兵搏击之前,其实胜负已经决定了。

    功夫在诗外。不说整个大的战争进程、战略部署,就说战术行动,作为战争里的最小单元,在一次战术行动中,接敌打仗都是最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接触之外的那些动作。

    比如军纪,怎么赏罚分明,怎么保证公平,如何让士兵万众一心?比如行军,怎么能以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到达关键节点,以逸待劳?比如宿营,怎么找到适合大军休息和训练的地方,防止瘟疫保持战斗力?比如粮草,怎么保证后勤供应,怎么合理分配每天消耗,维持士气不下降?

    这些做好了,等跟敌人接触时,敌人士气不如我、体力不如我、斗志不如我,胜败自然而然就决定,真正的打仗过程,最不重要。

    05 用思维导图分解孙子兵法

    本人花费一个月时间,将孙子兵法全本用思维导图分解,全图在这里。

    孙子兵法.png

    文件比较大,可能不太清楚。为了易于传播,我又分别做了十三个章节的思维导图。

    完整清晰版和各章节思维导图,大家可以联系我索要。

    其实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对于作者的作用比读者的作用更大。我下载过其他作者看书的思维导图,看的再仔细,光一张图还是看不出所以然;只有配合作者的介绍,一起食用,风味才好。

    因此,我将用后面几周,分别介绍《孙子兵法》每一章节的内容,配合各自章节的思维导图,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敬请期待。


    文章自荐:

    《一年6万美元,普通学渣如何拿到美国博士全奖》

    《江歌案-别让民意越过了法律》

    《我为什么反对减负和素质教育》

    《战争与股市,人性贪婪最直观的展现》

    《我喜欢的那个姑娘,像武藤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导图详解《孙子兵法》(1):这书到底讲了点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yn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