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作者: AndyAngel | 来源:发表于2019-06-14 23:15 被阅读0次

中国哲学的语言

哲学需要借助语言来展现。但中文讲究的是意境和韵味,不似西方语言讲究时态数量变化的精确和逻辑的严密。中国的语言比较诗化,体现在哲学上,往往会令初学者费解。冯友兰先生认为,这是因为:首先,在中国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其次,除了像孟子和荀子的哲学有比较系统的推理和论证外,其他的哲学家更擅长说些名言警句或者大篇幅的比喻。而这些意味深长的隽语充满各种暗示,需要阅读者自行体味和领悟。而这种意犹未尽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追求,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中国诗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说话讲究“弦外之音”,绘画讲究“留白而无限意蕴”。

总体来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道家两大哲学思想,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彼此对立又互相补充:魏晋时期的新道家试图更接近儒家,唐宋的新儒家又援道入儒。而同时被称为诸子百家的墨家、名家、阴阳家、法家等也对儒道以及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们既相斥又相容,彼此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zm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