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旧诗新声经典传统文化
“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冷门宋诗,淡雅超然,写出一个别样清明

“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冷门宋诗,淡雅超然,写出一个别样清明

作者: 慢慢趣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4-05 22:48 被阅读0次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重要的“八节”之一,历史悠久。清明前后,很多地方天气晴朗,草木繁茂,到处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然而,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清明时节的气温仍然不会太高,江南地区还会下起绵绵细雨,让人感觉到丝丝寒意。唐代杜牧就有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

在很多人印象中,到了清明时节,人们一般要祭祖、扫墓,以寄托哀思。但其实,清明的传统习俗很丰富,并不仅仅是寒食禁火、扫墓祭奠,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插柳等一系列风俗。因此,这个节日既有祭扫先人的哀思,也有踏青游玩的欢笑,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除了寄托哀思,清明还可以这样过:“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冷门宋诗,淡雅超然,写出了一个别样清明。它就是宋代诗人王禹偁的《清明》。全诗如下:

《清明》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在所有描写“清明”的诗词中,这首清明诗显得那样质朴超然,宛如一朵洁净的白莲花盛放在野塘中,淡雅纯美。据载,作为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王禹偁[chēng]刚直无私,是历史上有名的直臣,世称王黄州。他少时家境贫寒,却好学不倦,9岁就能创作诗文,深受乡人称赞。

这首诗就是作者早年刻苦读书生活的真实写照。整首诗明白晓畅,以清明节为背景,用近乎白描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清贫自守,不改志向,以读书为乐的高雅情怀。同时,它也向后世读者展现了一个别样的清明:不改初心,坚守信念,砥砺奋进。

整首诗大意是说:清明时节,草木葱茏,一片明媚春色。人们纷纷带上果蔬酒水,到郊外踏春赏花去。而我却独自一个人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里的和尚。可是,我对这一切并不以为意。昨天,我刚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清明节一大早,我就坐在窗前点上灯,潜心读书了。真是一个别样清明!

诗作首联“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语意平淡,似有一种无奈与寂寞在里面。一句“无花无酒”,言简意丰,即写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苦,又暗示他不同俗世的人生志向。第二句,诗人用类似自嘲的口气,说自己简直像个清心寡欲的僧人。僧人生活本已清苦,而一个“野”字则更显孤寂,说明作者住所偏僻幽静。

紧接着,诗作后两句“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则一改孤寂无奈的口气,精神为之变地积极向上。诗人生活贫苦,孤身一人,连新火都要去邻家相借。可是那又怎么样呢?诗人并没有为此哀伤自怜,心生幽怨,却坚守初衷,一如既往地刻苦读书。那一盏“窗前读书灯”照亮的何止那个清明的早晨,还有无数莘莘学子努力奋斗的人生!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

  • “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冷门宋诗,淡雅超然,写出一个别样清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清明”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重要的“八节”之一,历史悠久。清明前后,很多地方天气晴朗,草木...

  • 清明快乐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清明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清明

    北宋 . 魏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解析...

  • 清明(四)

    清明 北宋 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 性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注释: ①兴味:兴趣、...

  • 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家族相聚,要扫墓,...

  • 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 宋·王禹偁 ]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吕本中 梦...

  • 晓窗分与读书灯

    今天清明节。 前段时间因有亲戚故世携妻回老家,事罢妻滞留,遂独自回并(太原)。男人呢大多不怎么自觉,一...

  • 清明节的习俗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节有很多习俗,你知道吗? 清明节习俗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晓窗分与读书灯”,这首冷门宋诗,淡雅超然,写出一个别样清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fm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