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五一劳动节回老家,跟着妈妈去村里的广场跳过一次舞,跳舞的都是和妈妈年纪差不多大的人。这些年来,我回到老家也不怎么在村里走动,那些阿姨们都是很久没怎么见过我。
但是她们和我妈妈关系不错,所以都知道我生孩子的事情。当中有一个阿姨,见到我笑眯眯地跟我打招呼,说道:“你回来啦,怎么还是跟个小姑娘一样,样子一点没变。”
我点点头,阿姨没有回我,转而对一旁的另一个阿姨冷冷地说道:“现在的小姑娘真是享福,生了孩子不用喂奶,不用自己带,就跟借她肚子生个孩子一样。”
我没辩驳,阿姨又接着问我:“听说你们夫妻俩都是当医生的,一个月是不是赚很多钱,是不是都过万了?”
我笑了笑,没有作答,心里想着的却是一个月一万多就属于赚得多了吗?
但是我又仔细一想,这些阿姨们都没怎么出过省,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待在这个闭塞的小镇上,忙里忙外一年到头的收入估计也就两万来块,当然会觉得月薪过万是高收入了。
02
一个我看着长大的侄女,96年出生的,专科学校毕业后留在省城当幼师,月薪3000元,包吃住。我还有个堂妹,在镇上的小学当老师,月薪2000元,另一个表妹疫情之前刚刚辞去了在外省的工作,在家待业了好几个月。
回去的时候,和她们一起在镇上逛街吃烧烤。表妹的男友原本打算过年的时候来表妹家里订亲,因为疫情的原因耽搁了。后来疫情被控制住了,男友却迟迟没有行动,原因是没有攒够原本说好的20万。
我们听着都觉得是态度的问题,而不是钱的问题,于是怂恿她们两个人分手。表妹说起来男友月薪4000元,不包吃住,初中学历,33岁的年纪却无车无房,且父母离异,现在父母对他的婚事都处于不管不顾的状态。
侄女听了说道:“赶紧分了吧,一点诚意也没有。而且找男友一定要找个会赚钱的,我要找的男友月薪一定要高于6000元。”
我听着她的前半段,以为她会语出惊人,说出一个让我惊讶的数字,当她说出6000元的时候我觉得她还是一个务实的好孩子。
我的同学,就算是留在省城工作的,也大部分月薪过万了,6000元的月薪不属于会赚钱的范畴,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的。
03
有次带着宝宝在小区里玩,一个我婆婆以前的同事,年龄也和我婆婆相仿,见到我宝宝,就跑过来逗宝宝玩。
她问起我每周从上海回来一趟要花多少钱,我说车票来回是150元,加上打的费用,估计得200来块。
她吃惊地说道:“那也是一笔不小的钱,每个月得花个小一千了!”她说完用眼睛偷偷瞄了我一眼,然后笑着慨叹:“不过每个月估计工资都好几千了,这千把块不算什么!”
我没有吭声,只是笑笑,她和我婆婆的退休工资估计差不多,2000多块,我这来回的路费已经是她退休工资的一半了,所以她才会惊讶。
参照物选得不一样,会很难理解其他人的行为和想法,我们只有接触更多的人,才会更多一分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