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
听梁文道先生《一千零一夜》有感——第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听梁文道先生《一千零一夜》有感——第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作者: 六翼金光犼 | 来源:发表于2016-01-17 19:06 被阅读3587次

    知道梁文道先生所讲的《一千零一夜》节目时,先生已经讲了八十多夜了,我听到的第一讲即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先生在节目中破天荒的讲了六讲,之后《一千零一夜》就改版了。而我听到时已经是2015年圣诞节了。

    佛教与天主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均为宗教信仰,与其他教派不同的是,佛教并没有唯一的一本“圣典”,如《圣经》之于天主教、基督教;《摩西五经》之于犹太教;《古兰经》之于伊斯兰教。

    众所周知,佛教是由释迦牟尼所创,并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分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乘为承载或道路的意思)。小乘佛教以释迦牟尼为尊,以《阿含经》为主。大乘佛教则对原有的教义进行修改和发展,以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经典包括:《般若经》、《维摩经》、《法华经》、《华严经》、《无量寿经》等。

    佛典最早的来源,据说是释迦牟尼世尊涅槃之后,由迦舍长老召集师尊的众弟子,五百阿罗汉,一起来背诵佛陀生前所说的话,以“多闻第一”的佛陀侍者阿(ē)难(nàn)尊者为主。也就是说与《论语》的来源类似,都是由其弟子记录其言行的书。即是说阿难尊者所叙述均为佛陀生前所说的话,亦由五百阿罗汉确认无误方为典籍,勿忘“持律第一”优婆离尊者,“智慧第一”舍利子尊者亦在其中。

    广义上来说佛典分为经、律、论。“经”,佛陀生前所说的主要教义,教法;“律”,佛陀制定出来的,给出家的比丘僧众们所遵守的戒律;“论”,后来人要解释佛法、佛义所注释,延伸出来的理论探讨等。

    《般(bō)若(ré)波罗蜜多心经》现在为世人所知道的均为260字的版本,据说《心经》还有更多字数的一个版本。有人说《心经》为佛家经典《般若经》的精华、总结。《般若经》主要讲“空”是什么,《心经》亦然。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一句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梁文道先生在《一千零一夜》中用了六讲方讲完这第一句,先生说即使这样,也只是泛泛的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争论之处也在第一句,说它与其他佛家经典的结构不一样,有问题。佛经前面讲过,是阿难尊者背诵佛陀生前所说的话,第一句应为“如是我闻”。“如是”,就是这个样子;“闻”,听见的;“如是我闻”,我听到佛陀他这样说……。

    佛经为三分结构:序分、正中分、流通分。序分,即为序言,很重要;正中分,即为正文;流通分,即为结尾。

    序分可分为六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处成就、主成就、众成就。就是我们平时写作时所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信成就”指佛经开头的“如是”,就是这样子的;“闻成就”,指佛经开头的“我闻”,阿难尊者听到佛陀说过的;“时成就”,指一时、某一刻,即时间;“处成就”,地点,在什么地方;“主成就”,指人物,主讲人是谁,佛陀,释迦牟尼世尊;“众成就”,指听众,听讲经的谁,大比丘僧众。

    “流通分”为佛经的结尾,指听众的感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僧众们听佛陀所讲的经,众人都喜形于色,直觉有所得,故约定日后皆找佛陀所讲的这样去做。

    故此,有人就说,因《心经》是《般若经》的精华,故省去了序分,省去了“如是我闻”,直接“正中分”开始,第一句就是观自在菩萨……,

    这里就引出了佛教众、佛与菩萨的划分:以学习佛经的程度分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自觉,指能顾及自己修行的人;觉他,使众生顿悟;觉行圆满,即为最高境界—佛。

    罗汉,为自觉者。大乘佛教中的第三等,小乘佛教则为修行所能达到的最高果位。菩萨,只达到自觉和觉他,尚未达到觉醒圆满,需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佛为最高境界。

    回到《心经》,一种说法为,佛说“观自在菩萨……”;另一种说法则为,菩萨说……。我的想法更不敬,我觉得你如果能够达到《心经》里所说的状态,便可称为菩萨。

    “度一切苦厄”,“度”,指度过、度化、解脱;“苦”,指自身的感受;“厄”,指外在的境遇、灾难、厄运。

    苦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贪”“嗔”“痴”三毒。“贪”,指贪心、贪欲。我想要什么,却得不到.“嗔”,指生气、不高兴。我不想要什么,却总碰到。“痴”,指呆傻,不明白事理。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应该顺从自己的意愿,以自我为中心。

    佛教“三法印”(判断所说的是否符合佛教佛理的三大标志),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诸行无常”,行指造作,是说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诸法无我”,法指由自身本来性质的东西,是说世间万物都不是由其本身所构成的,可以细细拆解,最后到分子、原子、夸克等。“寂静涅槃”,既然说事物都不是稳定不变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万物都是平等的。

    用“三法印”来解释“三毒”。“贪”,无论你想要什么,却总得不到。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你也是如此。因为你本身实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想要的自然有所不同。上学时要学习好,工作时要工作好,生活中要有钱,要生活好,老了以后要健康等等,无论你想要什么都是这一刻的你想要的,而明天你就不一定也要这个了。“嗔”,不想要的却总碰到。人们常说“倒霉的事情总是接着来”,万事皆有因,你知道的不一定是全部。比如:你不想堵车,可偏偏遇到了,你很生气,时间一长,哪怕不是前面车的责任,你也会对前车很生气,乃至破口大骂。等你到达堵车的源点,没准发现,是因为有人在道路中间摔倒了,大家都在围观、帮助,你的气才会消,才觉得刚才不应该生气。可开前车的人呢,堵车又被你骂,他也不想碰到这些啊。“痴”,以为万事都以自己为中心,却不知你也是依赖别人而成长为此刻的你的,吃穿用度都是别人给你,放下看破,才会“寂静涅槃”。

    明白了这些,你才能“度一切苦厄”。

    “照五蕴皆空”,“照”,照见、看到。“空”万事万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万物皆可称之为“空”,不是其本身了。“蕴”,蕴藏,这里只类别。

    “五蕴”,指五类世间万物与人的关系。是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世间上所有的物质现象。“受”,领受、感受。“想”,一种概念亦指概念化的能力。“行”,倾向,行动的根源。“识”,意识,亦指某种能力。

    “照五蕴皆空”,能够照见所见所听的万事万物皆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色即是空”“受即是空”“想即是空”“行即是空”“识即是空”。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行使、运用、实践。“深”,很深的状态、深奥。“般若”,指智慧,文字的智慧,观照的智慧,实相的智慧,方便的智慧。

    “般若蜜多”,修行抵达彼岸的方法,引渡。“度”,指从河的岸边达到对岸的方法。六菠萝蜜多,指六种达到彼岸,极致涅槃的方法,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般若。

    布施,指做善事,用自己的金钱/时间/精力去帮助别人。

    持戒,指守戒,佛教不是强迫你,而是希望你自愿的去遵守戒律。《少林寺》结尾处,李连杰跪在佛祖面前,问他“汝能持否?”。猪八戒,名字是唐僧给他起的,是指他戒了“三荤五厌”(为佛道二教共有的戒律)。佛家八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眠坐华丽之床、不打扮及观听歌舞、正午过后不食。

    忍辱,能够忍受他人对你的谩骂、侮辱。指能够忍受世间对自己的不好。

    精进,努力、上进。

    禅定,指用坐禅的方式,把人的心思集中到一点,从而达到清明的境界。

    般若,为最高指挥,能够了解万事万物皆为空。

    “五度为盲,般若为导”,是说若是没有般若的智慧,无论你做五度的哪些行为,都像行船没有导航。没办法用理论来知道实践。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如果你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能够达到极深的状态,就能够知道五蕴都是“空”,一切的苦与厄你就都能够解脱了,甚至达到极致涅槃的状态,这样的“你”就可以成为菩萨。菩提萨埵,以觉悟为目标的有情众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梁文道先生《一千零一夜》有感——第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hk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