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容结构贯穿始终-拆研班homework

内容结构贯穿始终-拆研班homework

作者: Sonya雅恕 | 来源:发表于2018-08-01 09:38 被阅读9次

R阅读原文拆页

我在讲课程设计与开发以及TTT课程时,就是运用锚定物的方式,将ADDIE的整个结构图用一张大白纸完整地写下来,让学员对于 ADDIE有一个整体的思路,然后分别进行讲授和演练,而每到一个模块,就重新来展示这张纸,让大家不断地强化整体印象。
这就是在讲课的时候运用外在的链接,最常用的课程也可以这样设计。
有一次,鹰隼计划班的一个学员讲MTP课程,我们就专门给他进行了设计。

MTP是一个最常用的管理类课程,往往用模块的方式进行呈现。虽然各个模块之间是有连接性的,但是这些连接性不太容易被学员发现和理解,这就需要培训师在课程开发时进行相关的连接,有意识地制造一个“合顶”,也就是锚定物。例如“管理者的五大技能”,就可以把“五大技能”作为个锚定物。每一个模块就可以设置为五大技能之员工管理、五大技能之工作管理等内容,这样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培训师就会有明确的思路在制作PPT的时侯,可以将这个“五项修炼”设置成一个锚定物。 拆页6.jpg
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课程的链接其实是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必备的一个环节。
——《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上)》P93

I重述原文

何为“锚定物”?通俗来讲,就是在读者或者听众的心里种下一个种子,在下次看到这个词或者句子的时候,就能产生相同的联想。
就如同这本书《培训师21项技能修炼》,作者在封面就提到ADDIE模型,又在前言部分讲到本书按照ADDIE模型来编辑,并且在每一个部分前面,提到属于ADDIE中的哪个部分。
相信你也知道了,这本书就是以ADDIE为最初模型进行编辑和架构的。其他内容都是在这个分支之下的。
同样的道理,原文中的图片,五项修炼也是如此。
那么如何选择“锚定物”呢?就是要找到你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从中心思想发散出来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你设置“锚定物”的机会。这样,无论是读者还是听众,就能够很清晰的找到你的框架内容,方便理解,也方便记忆。
“锚定物”的应用,适用于培训课程或者一个演讲、一篇文章,只要是有框架,就要处处体现你的中心思想。

A1回忆过往经历

我自己很喜欢做PPT,虽然不是很好,但是总是喜欢按着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其中,有一个点是我一定要去坚持的:文章要有目录,并且在每页的左上角或者右上角将目录标题体现出来。
看到了“锚定物”这个概念,我自己回想,我的用意就是想让读者或者听众能够清晰的知道现在到了哪一步,现在的内容和原文内容的关系。

A2规划未来

有了“锚定物”这个概念支持,我在接下来的拆书课中,还要继续坚持使用,并且在之后的应用中,刻意标注。要求自己,每一篇拆书稿中,都按照“锚定物”的模型进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容结构贯穿始终-拆研班homework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hl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