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到门前的草地转悠。走着走着 ,一股奇特的香味扑鼻而来。回头一看,一片艾草高出身边的草很多,如鹤立鸡群, 在风中手舞足蹈地卖弄着舞姿。惹得身边的一滩草抿着嘴偷偷地笑呢。
我也噗嗤地笑出了声,是惊喜、是久别重逢。我们相遇,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如宝玉初见黛玉一样,说这位妹妹我以前见过。也好像是一个灵魂在等待另一个相似的灵魂,寻寻觅觅,终于遇见。我蹲下身来,轻轻的掐下一片艾叶。顿时,那种特有的艾草味儿一下就钻进肺腑,馥郁的香味激活了大脑中许多沉睡了许久的细胞,蠕动着,把思绪拉到很远很远。
悠悠艾草香,绵绵情谊长。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我记事起,每到端午节,我们都会早早起床,和村里的姐妹们去割艾,并争先恐后的用艾草上的露水洗手。据大人说,用端午艾草上的露水洗过的手,就更灵巧了。并将割来的艾草置于家中“避邪”,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已达消毒止痒。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是民间多年流传下来习俗,它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就像春节家家户户贴对联一样,必不可少。
每到盛夏,酷暑难耐,蚊虫叮咬。艾草就又伴其左右。门口挂着长长的艾绳冒着白烟,缭绕摇曳,缓缓上升。人们扇着扇子坐在门口纳凉,院子里艾香飘飘,蚊虫逃之夭夭。一家人坐在一起谈笑风声,我们依偎在父母身边,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享受...南宋诗人陆游写过关于蚊子的诗句“泽国故多蚊,乘夜吁可怪。举扇不能却,熏艾取一块。”可见艾草燃烧熏蚊在民间就很常用。
艾草搓成艾绒灸患穴位和灸患处,是母亲常用的方法。
艾香也曾飘进厨房,上了餐桌成为一道道美味佳肴。想起一首《民俗小吃清明艾饺》的诗,“清明时节踏青时,剜艾田头采嫩茎。米粉饴糖团做饺,农家野味满锅蒸。”
艾草在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吃法。艾草可凉拌,可蒸菜。特别是艾草蒸菜,你若吃过一次。艾香便留在脑海里,再挥之不去。
几年前,吃了一位阿姨做的艾草蒸菜,不过瘾。便在房后面的空地里采来艾草嫩芽,拜师学艺,亲自做起来。后来艾草长老了,再后来,房子后面长艾草的一片空地盖楼房了,就再也没有吃过,但在心里总留有一位置,从未搁浅。
喜欢一种花草,亦如喜欢一个人一样,时刻会放在心上。因为惦记,时刻就会留意:田间地头,渠沿树林,就能遇见。高的、矮的、肥的、廋的、浅色的、深色的。不禁惊叹,原来身边萦绕着这么多的艾香,以前怎么就没有遇见呢?正所谓,寻寻觅觅,寻寻觅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幸和艾草相遇,一下子又勾得我胃里的馋虫在蠕动,艾香再次在心头萦绕,口水直流,垂涎三尺,急忙采摘了好多艾香,回家快快做起蒸菜来。
我把已捡好的艾草嫩茎,撒上小苏打浸泡清洗,滤干水分,切碎。撒上面粉和适量的盐,用手反复搅拌,让面粉和菜完全相融,放入锅中蒸熟。一盘香糯酥软的艾草蒸菜就要出锅了。
打开锅盖,一股艾香夹杂着面粉的香味,飘满整个屋子,沁人心脾。我已急不可待,快快夹上一筷子,粘上已调好的汤汁,好好喂喂胃里翻江倒海的馋虫,也不忘记送给左邻右舍品尝。
当我忙碌完一天的事情,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拉上窗帘,轻轻地点燃一只艾条。艾草的清香轻轻的飘散开来,带着一股暖暖的记忆,轻轻的,轻轻的飘散开来,飘散开来,如一朵寂寞的莲花悄悄的绽放...
悠悠艾草香,情谊绵绵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