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作者: 一直铅笔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17:55 被阅读0次

大部分过去所谓的教育都是在阻碍孩子的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个方面是强迫式的教育行为。这种教育行为可以分为隐性强迫和明显强迫两种,后面的明显强迫行为很容易理解。当孩子对一个东西不感兴趣的时候,我们威逼利诱地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去学习,这就是明显的强迫教育行为。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弹钢琴,家长却利用暴力和恐吓的方式强迫孩子去学习,这样做势必会让孩子生活在一种恐惧当中,慢慢地把自己封闭起来,对外界失去好奇心。

另一种强迫教育行为是隐性的,很多家长们自己都没有发现。比如,很多家长都喜欢不停地问孩子们各种问题。妈妈们喜欢指着爸爸问:“这是谁?”或者在路上见到小狗的时候,就会问孩子:“这是什么?”在作者看来,这种提问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强迫,同样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我们在前面提到过了,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并且有很强的虚荣心。当我们问孩子问题的时候,如果他总是回答错误,就会产生出一种沮丧的情绪,甚至会觉得丢脸。而如果他总是回答正确,慢慢地会让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他会觉得自己是为了让大人们高兴才去学东西的,不是真正地出于自己的好奇心。

所以,从孩子们学习的原因来看,这种强迫式的教育行为是在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应该被禁止。家长们既不能强迫孩子去学习,也不应该总是问孩子们一些问题,而是去认真倾听孩子们的问题,引导孩子们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去学习他们自己想要学习的东西。

说完了第一个阻碍孩子们学习的教育行为,我们接下来看一看第二个方面:也就是纠正的教育行为。

在大部分教育者看来,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和习惯,仿佛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教育手段。因为在他们看来,孩子的错误习惯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可是在本书作者看来,孩子是会自己纠正自己的,别人的纠正不仅不会起到帮助的作用,还会使孩子们慢慢地丧失掉自我纠正能力。

为什么教育者的纠正行为对孩子起不到帮助作用呢?这是因为,当教育者纠正孩子的时候,会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受到打击,记忆力就会随之变差。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孩子的记忆力本来很好,默写单词的时候错误率很低。但是当他默写出现错误时教育者如果马上进行纠正,在之后的默写当中就会出现更多的错误。这是因为,孩子默写的时候依靠的往往是第一直觉,当他被纠正过几次以后,就会对自己的第一直觉产生怀疑心理。本来第一直觉是正确的,也会因为自我怀疑而写出错误的答案。一个孩子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严重,他的记忆力就会变得越来越差。所以,纠正孩子的错误并不能对孩子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

另外,对孩子的纠正行为还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纠正能力。通过作者的观察发现,孩子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洞察力纠正错误,我们应该在这一点上对孩子充满信心。当孩子们写错一个单词时,短时间内他可能不会发现这种错误,或者就算发现了也懒得修改。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会越来越觉得别扭,等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拼写错误后,会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而如果在孩子拼写错误的第一时间就纠正他的话,这种纠正会慢慢地减弱孩子的自我纠正的能力,让孩子过于依赖别人的纠正。但是,一个孩子所面临的学习对象是非常复杂的,教育者能够发现的错误也非常地有限,如果孩子不能自我纠正,就会养成更多的坏习惯。

说完了错误的教育行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三个方面:也就是制定学习时间表。

给孩子制定学习时间表,这几乎是所有教育者的做法。比如按照孩子的年龄,来决定孩子的学习进度。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什么、二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什么,这些都被教育者固定了下来,并且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但是在作者看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对数学感兴趣,那么他学习数学的速度就会很快;有的孩子小时候对数学不感兴趣,他学习数学的速度就会比较慢。另外,孩子的学习速度也不是平均的,而是井喷式的,他的学习效率往往会在某个时间节点爆发出来。让我们来看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个上一年级的小女孩,和她同年级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识字,这个小女孩却学不会。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的眼里,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他们往往受不了自己的孩子“掉队”。但是幸好这个女孩的家长比较开明,他们没有强迫孩子去追赶学习进度,而且还让学校的老师们不要着急,让孩子慢慢来。后来,女孩一直到小学三年级都没有学会识字,在四年级的时候却突然学会了,而且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赶上了同龄人。所以,孩子们的学习速度不一定都是符合普遍规律的,我们不应该按照整齐划一的时间表来要求每个孩子。

说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为什么作者认为过去的教育是在阻碍孩子的学习:首先,我们提到了强迫式的教育行为,强迫式的教育行为分为隐性的和明显的,明显的强迫教育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隐性的强迫教育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为了让大人高兴而学习。然后我们提到了纠正的教育行为,纠正孩子的错误可能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还会让孩子失去自我纠正的能力。最后我们提到了制定学习时间表,因为孩子的学习速度不是完全符合规律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强行规定孩子的学习速度。

约翰霍特通过对很多个孩子的观察,证明了上面的这些观点。看到这些观点,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困惑:既然这些教育行为都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在作者看来,孩子是不需要教的,他们会自己去学习,也会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教育者能做的,只需要对孩子们充满信心,为孩子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孩子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所有的知识,这也就是为什么作者说儿童教育是一种信仰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大部分过去所谓的教育都是在阻碍孩子的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释: 第一个方面是强迫式的教育...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昨天在电梯门口,我听见漾漾和爸爸在唱歌,爸爸唱“小燕子,穿”,漾漾接“花衣”。试了两次,都接的字正腔圆,流畅自然。...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昨天一岁半还不到的小孩也跟着大人来到保健院看望好友。 她见到婴儿床里面有一个很小的婴儿,这是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婴...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一本书,在分享之前,我们首先我的身体动起来。我们所有的学习里面,身体的...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第1章孩子的游戏和试验 原则:我们尽量把那些我们不想让孩子碰到的值钱的或者危险的东西,放到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或者干...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核心内容 只有充分调动起孩子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才是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教育应该围绕着孩子的处境和...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孩子到底怎样学东西的? 观察小板栗,发现大抵这样一个规律:他会先好奇,然后让我们说,继而自己试探性表达,接着是自己...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原则: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认知: * 孩子学习的三大动力:好奇心,理解和表达,证明自己 * 学什么与怎么学同等重...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只有充分调动起孩子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才是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不仅效率很低,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主动...

  •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孩子是如何学习的,这个范围似乎有点广泛。单就我曾经的经历说一点感悟。前年的时候,在夏令营我们做了一期阅读营,把之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是如何学习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kt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