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越过内心那座山》|困住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内心

《越过内心那座山》|困住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内心

作者: 默默在行动 | 来源:发表于2024-07-06 20:01 被阅读0次

我们的内心往往是自己蕞大的束缚。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不愿回首的往事,它们如同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着我们的心灵。近日,我阅读了《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它如同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心中的某些桎梏。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使我们感到沮丧和愤怒的人。无论是难以应对的客户、总是误解我们的父母,还是蕞亲密的伴侣,他们的行为都可能让我们感到愤怒和失落。然而,我们冷战、愤怒甚至怨恨,却只会加剧这种冲突。如何化解这种冲突?书中提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期待。

我们常常生气,是因为我们的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落差。回想一下,当你们初次相识时,你们彼此间只有陪伴的期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可能开始希望对方能更体贴、更上进。当期待变得过于完美,现实中的任何不足都会成为你们之间的冲突点。要消 ❤️除这种怨恨,我们需要看清自己的期待,接受对方的真实样子,而不是试图改变他们。同时,也要看清对方对我们的期待,不要为了迎合他人的评价而失去自我。

面对生活中无法改变的事情,如亲人的离世或爱人的离开,我们往往会陷入痛苦和悲伤。我们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或“为什么是我?”仿佛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受害者。然而,痛苦并非源于发生的事情本身,而是源于我们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失落。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去,感激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人,然后勇敢地面对现在。

把注意力从失去的东西转移到我们仍然拥有的东西上,是走出痛苦的关键。当我们学会用“现在该怎么办?”代替“为什么是我?”时,我们就能够摆脱受害者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让我们不再被内心的牢笼所困,勇敢地迈向未来。

相关文章

  • 越过内心那座山

  • 《越过内心那座山》

    各位好,今天我们讲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这本书的作者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为什么喜欢讲年纪大的人写的书...

  • 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四个心理学原则。 1.习得性无助。 2.认知行为疗法, 3.卡尔罗杰斯的人本主...

  • 《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被自己或有心或无意隐匿起来的心结。本书作者——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心理学家伊迪丝·伊娃·埃...

  • 越过自己内心情绪的那座山

    越过自己内心情绪的那座山 每个都自己自己内心的软肋,都有自己情绪失控的情绪爆发点,这样的情绪激发器也许困扰了我们很...

  • 《越过内心那座山》解读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1944年,她16岁的...

  • 读《越过内心那座山》

    我是被书名吸引的,我也有内心里想要越过的“那座山“。 这本书的作者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博士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

  •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听《越过内心那座山》总结! 1,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2,学会习得性乐观! 3,改变自己对外部...

  • 读《越过内心那座山》有感

    文/鲁晨慧 2022.11.16 今天读的这本书叫作《越过内心那座山》,作者,作者伊迪丝·埃格尔,是一个匈牙利裔犹...

  • 读书分享:《越过内心那座山》

    《越过内心那座山》 [美]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最糟糕的牢笼是我们自己建造的精神牢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越过内心那座山》|困住自己的往往是自己的内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qn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