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一枚,回顾过去十几年,发现自己几乎很少有一直玩下去并保持联系和沟通的朋友,这可能跟家教有关,因为父母离异,跟着奶奶长大的,生活在农村,几乎对于性格上的教育为零,家里也没有很擅长交际的人指引。另外一点就是本身是个偏内向的人(当然这也是我自己认为,其实我也喜欢跟朋友交流,更希望有一个小团伙)。
到大学后我自认为开朗了许多,但远远不够,与同学的交流中更是发现自己远远落在了起跑线上。
通过阅读一些书籍也明白内向并不是绝对的劣势,但缺少亲和力,和人见面打招呼都是问题,面无表情,微笑生硬,这些都是缺少素养的表现,我该如何救赎自己?
内向和外向的人只是恢复能量的方式不同,前者通过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处来恢复能量,后者则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社交,旅游等),前者与自己世界之外的东西互动会消耗能量(与人交往等),后者独自面对世界的时候消耗能量.
和一个人能不能开朗活泼没有必然联系
(于是总有人自认为是外向的孤独患者,只是他们不了解自己是什么和需要什么)
所以内向或者外向都没有绝对劣势或优势
二,
朋友在你发光的时候就会出现了
好朋友则可遇不可求
建议题主好好发展自己兴趣爱好
心态好起来自然就懂得微笑和友善了
没人会讨厌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刻意去做到这些当然会生硬而做作
比如中学时代我也是默默无闻沉默寡言
上了大学之后
我发现我喜欢演讲
享受那种在舞台上被倾听的感觉
参与各种演讲比赛,ppt演讲展示等,
慢慢的认识越来越多人
被越来越多人认识
我的语言表达越来越清晰而条理
我的声音越来越自信而沉稳
相信我,你在大学只需要发展一样爱好,
无论是专业学习,演讲,阅读写作还是电竞,
就能遇到一批同行的伙伴了.
然后再发展朋友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总结自己对友谊的最终期望。
说不定一边发展一边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团体呢?
是要一群高度知心的朋友,还是临时组队都可以的逛吃逛吃玩伴?
还是那个建议,你可以以期望关系为目标,先发展一个班级里的同学试试看。
上课和她讲讲老师坏话,下课和她聊聊班级八卦。
在女生的关系里,这样“同仇敌忾”的话题反而最有效
这可不是我胡说八道,有心理小组专门研究过哒。
首先两个人要先从外貌和气质上互相看对方顺眼,B不能美的让A嫉妒,A不能长得像B前男友的现女友。
如果外貌都各自通过了对方的审美水平,那么有共同爱好就变成了建立关系的重要一步。
比如你喜欢吃肉,我也喜欢吃肉,那么咱们有空就可以天天组团出去吃肉,即使暂时上课的时候吃不了肉,也可以偷偷交流一下昨天的肉有多好吃。
有了一起吃肉……咳咳,共同爱好的基础。两人就有大把时间泡在一起,并且有属于自己话题。拥有其他人插不进来的话题,对建立亲密关系很有帮助哦。
言归正传,然后我们就能在一次一次一起吃肉的过程中聊人生,聊着聊着发现你的三观与我的三观都特别一致哎!
我们看电视剧喜欢的角色,讨厌的明星都一样哎!
那这时,一起吃肉的小船就可以升华成友谊的巨轮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