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冥想的中医学基础

冥想的中医学基础

作者: tanliyin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11:39 被阅读0次

冥想最早也是人们自身疗愈的一种方法。正确的冥想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心理素质,而且可以调理身体。
《庄子》皇帝向广成子询问学习长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劳汝静,乃可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
自古以来医道不分家,道以医显,以医入道,所谓不修真悟道,无以明医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鸿儒大家,大多数都是医道同修者,不懂宇宙运行的规律,不懂社会人文发展的规律,不懂得人与自然、人于社会的关系,没有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体悟,就无法升起真正的慈悲和智慧,很难成鸿儒大医。现在国家提出振兴中医,最应该做的就是要重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家国情怀和通达透彻的人生智慧。

冥想的正身顺气
冥想时首先要调整好坐姿,七支打坐法最受推崇。一般可以做到双盘或尽量双盘,做不到的,单盘也可以,尽量不要散盘。盘腿要稳,用力下压,腰要用力向上挺拔,记住的每一椎骨如算盘珠子叠竖一般,使腰椎骨节节笔直,腰直而不僵。然后调呼吸,再调意念。
因为形正才能气顺,气顺才能神定。冥想中特别强调要通中脉,中脉就在脊柱内测。身体是不是健康,与身体的形是不是正关系十分密切,而影响形正的关键因素是脊柱,健康与脊柱的正确位置关系密切。坐禅的秘诀之一便是下压上拔,让脊柱处于松直装填,是松而不懈,直而不僵的状态。
冥想的坐姿最好双盘或单盘,也可以坐在凳子上,但要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处,目的是重心不能压在脊柱上,重心要落在会阴部,会阴穴处于足三阴、足三阳、及任督二脉的交通要道。此穴一堵,八脉皆不通。所以坐禅讲究打通任督二脉,打通中脉。
从传统医学来讲,中医所说的督脉行于背部正中与脊柱及其相关筋膜组织有密切关系。督脉是诸阳之会,人体阳气借此宣发,是元气的通道。不仅中国传统医学重视脊柱,国外医学也有整脊医学的分支。整脊有助于调整督脉,增强督脉的气血运转,也激发了肾脏的先天之气。因此,打通督脉,可以祛病延年。

冥想的调息定心
呼吸是生存的基础,是人类最主要、最永恒的行为,是有生之年昼夜不可停歇的基本生理需求,比饮食更为重要。
呼吸和动念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呼吸既受资助神经支配,又受意识支配,是沟通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桥梁,通过调呼吸可以止息杂念。不仅如此,呼吸还对维持脊柱的正确位置、横膈运动、调整自主神经的平衡性有重要作用。因此各个流派的冥想都强调从呼吸训练入手。绵长的腹式呼吸不仅可以平静心情,祛除杂念,而且还是启用后天之气来培补先天元气的方法,具有养生的作用。随着冥想修行的深入,呼吸的频率和长度都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出现胎息,即类似胎儿在腹中不用肺呼吸的状态。

冥想的内观气脉
佛家禅修注重三脉七轮(能量通道和能量聚集点),佛家靠中脉修炼强化明点,内外相通,进而收放自如连接宇宙。道家修行练精化气强调打通任督二脉、小周天,进而打通全身经络、大周天,从而百病不侵,延年益寿。
任脉是阴脉之海,督脉是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一行于腹,一行于背,一前一后二脉相贯,任督二脉交汇于任重穴,对于一身之阴阳有重要调节作用,古代养生、气功尤重于此。
中脉,是在任督二脉之间,中脉前有任脉,后有督脉,上起顶窍(百会穴前面),下至阴窍(就是会阴部的海底)。中脉被密宗称为命脉、大道脉,表示中脉的重要性和功能性。因此,密宗羞耻的第一大城就是开通中脉。道家修炼也讲打通中脉,其方法就是打开中脉上的九个窍,即开窍。

在我国传统医学观点里,气势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医把人看成一个精气神的统一体,气和人体的强弱有重要关联,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通过打坐冥想训练,打通任督二脉和中脉,使气血运行通畅,能量运转无碍,培养浩然正气,人就会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相关文章

  • 中医学基础

    课程主要内容:1.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2.人体的生理特点 3.疾病与诊断 4.养生 哲学基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生...

  • 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基础》是197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北京中医学院。本书着重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颗粒先生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又一种基本形式,在...

  •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气一元论:是探求宇宙本源和阐释宇宙变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源;气的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宇...

  •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吗?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把中医学神秘化或庸俗化,是人们对中医学常见的两种错误认知。 如果详...

  • [鹿苑健康] 中医基础1

    [鹿苑健康] 中医基础(1)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

  • 中医基础(1)

    中医基础(1)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第一章 中医学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

  • 药基学 20181125 哲学基础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为: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 绪论

    绪论 本章导读 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组成部分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简史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

  • 中医养生与中老年疾病防治

    第一讲:中医学基础理论 一:中医原理 中医学,乃人身一小宇宙之学。有人不信闻而笑之。谓其空泛无当。其实非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冥想的中医学基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rl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