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做本我,而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做一个违背自我的人,没人理又如何呢,孤独又如何呢。孤独无非是一种态度,看你如何去看待他们,有时孤独会使人心静,对自己以及这个世界看的更清楚,路更容易行;但那些急功近利之人对此反感,大都忧郁成疾。
想必曾好多人都对孤独有很多的见解,大多都是鸡汤杂文之类,使大多数人驱利避之,而对孤独与合群并没有太大的概念意识。
看过千古刘传老师关于孤独的文章,发现他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诠释了孤独的本质。节选他文章的一部分:
哺乳纲动物中,可以分为两类:专食动物,杂食动物。
专食动物:食谱极端专门化,只要特殊需求得到满足,它可以接受一切慵懒无刺激的生存模式。 杂食动物:食谱杂而不精,随时准备接受环境提供的任何便利,所以从不停止探索,必然成为机会主义者。
人是杂食动物中典型的机会主义者,探索行为必然会从环境中获得大量的刺激输入,例如爬树摘果子、奔跑追逐猎物、与争食者对抗。
进化论的魔力显现,不能承受大量刺激输入的基因被岁月滤去,而剩下的基因里,与生俱来便内嵌的生活需求是:从环境中获得大量的刺激输入。
要看各种电影,要去各地旅游,要吃各类美食,要去夜店轰击耳膜,要去啪啪啪...
寻求刺激,是内置在现代人大脑的默认程序。
所以说那些不喜欢孤独的人无非是想寻找刺激,在社会找到一种满足感,获得他人的认同。
但是获得刺激又如何呢,那仅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你能真的获得好多满足吗,问你一句:你真的开心吗?你的开心是建立在跟风中,还是发自内心呢?你开心过后,你觉得你的开心余额还有多少呢?
别整天自欺欺人了,做着自己不喜欢使自己强颜欢笑来融入好像很有用的朋友圈中,无非是想获得他人的认同,你觉得这样真的值吗?你觉得他人真的会认同你吗,我想他也可能带有相同的想法来猜疑你吧。别天真了!你在猜测他人时他也在用他的第三只眼来看你。
你可能觉得孤独是与他人隔绝,不说话吧。这只是你的短见,其实孤独是一种态度,可能对于你来说是一种消极的,一种逃避现实逃避与他人沟通的绝妙方法。那你真心不适合孤独,听君一句话,乘早放弃,回到你心中的繁华去吧。 孤独确实被大多数人觉得是另类,有人调查过,四个人中有一人是孤独的人,所以他常被其他三人标签为“另类人”。
孤独的人别认为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就强迫自己。其实孤独的人可以做很多事,无需用太多的宝贵时间去做那些无用功。记得有篇文章中曾提过一个人,他在他们班上也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们都把他孤立了起来,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懈怠自己。他利用那些“忙碌人”的时间去阅读诗词文章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学的也越来越多了,他的文采在一次写作中体现出来,后来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学校的红人,引得好多人的羡慕,也结交好多的朋友,慢慢的从大多人眼中的“孤独”走出来了。然而曾经那些自以为朋友众多、不孤独的人却因为一味的结交他人而不学习,慢慢的在朋友中没有什么价值的体现,朋友圈也越来越小了,最后淡出了朋友的朋友圈,然而最后拍红了大腿也无法挽救,正如一句老话:曾经的美好年华你不去挽留,最后只能以泪洗面了。
朋友间的交往很符合经济上的交往,商业道: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 动物即是如此,更何况带有七情六欲的人呢,再说了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还不如把陪友消遣的时光静下心来,托本书在那角落寻觅书中的益友。
此文为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可能与你们的观点相孛,但你们仅当曾经路过的一枝野草。
此文只是表达心中的一丝想法,兴许并没有太多的逻辑关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