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永不过期的存在。
结婚后来到老公的城市工作,我就有种难以融入的感觉。感觉拘束放不开,和同事的沟通也很少,基本是流于表面。
看到她们沟通的甚欢,有时会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当然也不是说一个相处的好的都没有,只是觉得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
只能和自己性格相近的两个同事能聊到一起。我们都是那种实在人,有啥说啥,沟通起来没有违和感。
那时的自己不自信,不善言辞,怕得罪人。后来我才知道这是讨好型人格,总是习惯迎合别人,而丢掉了自我。
其实,你与他人的关系好坏,并不仅取决于你对他们多好,而是更取决于你的实力和资源。
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容忍强者,即使是弱者没有犯错,也可能会遭受严苛对待。你所谓的容忍,往往会被视为软弱好欺负。
在《原则》一书中,实现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保持真实和坦诚。不要试图去伪装自己或者隐藏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而是应该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
通过真诚的交流,可以建立起基于信任和理解的深厚关系。
2. 互相尊重和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应该尊重对方的选择和决定。
我们只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却无法为对方做出选择。在对方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对方度过难关。
这种相互关心和支持的关系,可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 注重倾听和理解。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理解对方的立场和需求。
这种理解在心理学中也叫共情,是基于对方内心深处真正的需求,给到的心理支持。
通过倾听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建立起情感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4. 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分歧和矛盾,这时我们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建立坦诚和尊重的沟通氛围。
但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并不一定那么友好。近两年我就之前的人际模式做了一些思考和调整。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洞察他人,尤其在与他人初次交往时,要身姿挺拔,说话铿将有力。即使内心有些慌乱,表面也要表现出淡定。
因为人们会根据你的表现对待你。如果你表现出自信,别人就不敢轻易得罪你;如果你表现出自卑和胆怯,他们就会轻视你。
同时,要做到坚持自我主导。不要一味的做听众,自己也要掌握主动权,引导对方按照自己的思路走。
对于自己不想回答或者觉得冒犯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回答,或者反问回去。
比如,别人问你关于薪资的问题,你可以反问他:“为了表示诚意,你可以先说”,把问题抛给他。
与他人交流本质上是一场心理博弈,你强势则对方弱势,你弱势则对方强势。
另外,要适当塑造不好惹的形象。在初次交往时,不要过度客气委曲求全,不要过于慷慨大方,也不要过分理解他人。
相反,要塑造一个高冷、不好说话、坚持自己权益的形象。少笑,少说话,更重要的是,当别人试探你、不尊重你时,务必反击回去,让他们意识到你不是好欺负的,从此以后不敢随意对你嚣张。
学会保持自信与坚持。通过不断读书学习,我们的认知水平自然也会提高。自信心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不要因为他人的态度轻易动摇自己的信念和原则。相信自己的价值与能力,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被他人的质疑或挑战所动摇。
人际关系是一项复杂的技能,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现实关系中不断磨练,学会游刃有余的处理问题,也会让自己活得更轻松自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