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是在大张伟的推荐下知道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后来,我去书店买书时,又发现了这本书,它被摆在热销排行榜书丛里,非常醒目的位置。随手翻了目录,目录分为青年和哲人争论的五夜。不要看书名,就认为这是一部鸡汤文,它其实是一部心理作品,是略带苦涩的良药。
第一夜,话题是“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青年和禅师争论的起点是--人生简单吗?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反正觉得不简单,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阿德勒认为,世界极其简单,人随时可以获得幸福。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把世界看复杂了。我把这句话提炼成了两个点:世界的本质是简单的;是你的观念把世界变复杂了。为了证明这样的观点,作者举了井水的例子,推而论之,世界没有变,变得是我们自己。想变得幸福,要看到那个简单的世界,我们能做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第二个问题,改变我们自己难吗?大部分人会认为,造成我们不幸的,是家庭,是学校,是社会等等。总之,我们肯定能找出我们不幸的源头。我身边有一个内向的朋友,我在与她的相处中得知,由于她有对离异的父母,和不快乐的童年,导致她性格自卑、敏感,她也基本不社交,把自己困在房间。我常听她抱怨自己的痛苦,我们都认为,她的不幸就是有原因的。由原因,产生行为目的或者结果,这也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告诉我,我们的不幸是我们自己选择的。怎么可能呢?我身边有一个关系很好的阿姨,她总说她因为年纪大了,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她就不去考驾照了。我们曾经鼓励她,学驾照还有60岁的去考呢,可见人的学习能力是巨大的,年龄不是问题。但我这个阿姨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告诉我们,她没法考驾照。看完这本书后的某天,又跟阿姨聊起这个话题,阿姨坦诚地说,驾照,其实是自己已经考了两次了,别人都过了,但她还是不过,也就不考了。其实就是阿姨害怕自己第三次也考不上 ,怕被人议论,潜意识有了不去考驾照的目的,所以才会有一系列没法考驾照的原因。她潜意识里认为保持现状,不去考驾照会让她免于面对那个怎么都考不上的自己,这样会让她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这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正相反---由目的,产生原因,这就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目的论。我们仔细的想想,似乎不无道理。如果原因论正确,经历家庭不幸,或者悲惨的童年等导致了她不敢社交,那岂不是所有类似经历的人都跟我这个朋友一样吗?但现实生活中,即使同样环境下出生的人,也不可能有一样的性格,也不会都和这个朋友一样不出门社交。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她的自卑、敏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她自己选择的。现在的我们,与过去的原因无关,只与现在的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的情绪也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家长发火的例子,家长通过发火的手段能让对方屈服,或者更高效地达到自己的目的。现实生活中,即使我们大部分人不满足现状,仍然保持现状。根据这些例子,阿德勒的目的论其实是很积极的论调,既然我们的情绪和生活现状都是自己选择的,那么,我们只要现在重新选择目的,我们的人生还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第二夜,禅师告诉青年,一切都来自人际关系。我某个朋友反对这一点,他最大的烦恼是没有钱。当然,这也是我最大的烦恼,钱能解决物质需求和大部分的精神需求。而所有跟钱有关系的活动,都离不开人。青年说,他最大的烦恼是怯懦、自卑。自卑感最早由阿德勒使用于自己没有价值或只有一点儿价值的感觉的语境中,是一种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常体现在拿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而产生的主观上的价值判断。书中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比如,在唐朝以丰腴为美,同样是丰腴的人在白幼瘦的审美下比较,那肯定会有人对自己产生自卑感。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适当的自卑感会让人希望进步,追求理想状态,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若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借口,如,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样的“因为A,所以,做不到B”将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的情况称之为“自卑情结”。当我们苦于强烈的自卑感,而没有勇气或努力去改变往往会变成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除了极特别的天才个例,我们身边会有这样的学生,临考试前,抱怨自己没复习,熬夜看电视之类的。考的好,借助没复习来显示自己特别;考得不好,会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要是复习了,也会考得好,这是一种极其自负的表现,自负和自卑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通过自卑感尖锐化来实现异常优越感的模式叫做夸耀不幸。生活中,弱势群体总有特权,脱口秀大会中,思文讲自己小时候跟很多同学分享父母离婚而受到同学们的优待就是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人一旦把自己的不幸当武器来用,他就会永远需要不幸。我们应该在自我价值判断时,始终牢记人生不是与他人的竞争,不用跟任何人比较,只要自己是不断前进的即可。阿德勒心理学不仅是勇气的心理学,更是使用的心理学。
第三夜和第四夜中,我学到了一个最实用的解决人际烦恼的方法就是课题分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他把我们的人生分为三个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帮助我们更好的厘清人际关系。普遍的认可欲求让我们在家寻求父母亲戚的认可,在学校寻求同学、朋友和老师的认可,工作时寻求同事和领导的认可。如此我们很容易否定自己的价值,从而受困于赏罚教育的枷锁,可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活着,别人的期待也永远没有办法满足。不满足他人的期待,也不去期待他人的行为。不寻求认可,我们也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区分是谁的课题,只需要想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通过课题分离,人与人之间会保持合适的距离,从而促进良性的人际关系。在教育孩子时,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课题分离都不是不管孩子的学习,而是了解孩子的学习,并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但不强加干涉。类似于,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但不强迫马喝水。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干涉孩子的课题。我们常会因为孩子的认可欲求对孩子用赏罚教育,大部分赏罚教育的背后总有着操控别人的潜意识,孩子一旦到了青春期,会极度的反感被无形的绳锁操控的感觉,很容易激发矛盾。阿德勒心理学否定赏罚教育,认可鼓励教育,这两种存在明显的区别。我们不会对朋友说;“你把碗刷得很干净,太棒了,奖励小红花!”我们会说“辛苦了,谢谢!”鼓励教育秉持着“我们虽不同,但平等”的理念。关系越亲密的人,越要注意分离彼此的课题。选择你自己认为最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你的课题;别人的评价,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根本无法左右。我们在贯彻课题分离时,常会被人扣上负面评价的帽子,可是不付出让人讨厌的代价,我们是无法获得自己的自由的。换言之,如果我们要自由,就一定会被人讨厌。只要是正确的,即使被讨厌,我们也要去做。当然,不是让我们去惹人讨厌,而是不畏惧被人讨厌。一旦有了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烦恼就飞走了。这也是书名《被讨厌的勇气》由来。 这种勇气从何而来呢?最后一夜给出了答案,人唯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会有勇气。感觉自己有价值区别于认可欲求,不寻求他人的认可,更侧重主观的感觉,即使不是实实在在的价值,只要主观上感觉自己有价值即可。比如,虽然亲近的老人重病在床,无法提供实在的价值,但亲人都想着,只要活着就好,这是一种隐形的价值。勇气来源于价值,价值来源于共同体感觉。减少人际烦恼的第二个方法就是寻找共同体感觉。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争议最大的地方。首先解释下共同体,共同体小到只有“我”和“你”两个人,大到宇宙、非生物、过去和未来等。当大部分人受挫折会选择回归到更小的共同体当中去找到自己是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比如,被学校开除,最终回归到家庭。阿德勒心理学恰恰相反,他认为我们受挫时,应该回归到更大的共同体当中去。被公司开除,在公司是风暴中心,跳出公司回归到社会共同体,发现只是杯中风暴,一阵小风而已。如何建立共同体感觉呢?共同体感觉不是盲目地肯定自我戈,而是接纳自我---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对于那些可以改变的,拿出改变的勇气。共同体感觉还包括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他者信赖,无条件的相信他人。贡献,指的是为他人做贡献从而获得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感就会让自己感到幸福,并不是指生活中的老好人。举个例子吧,实现了财富自由的大佬会去做慈善,没有人会嫌自己钱多,但是做慈善能让大佬感觉到有价值。生活中那些助人为乐的平民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他者贡献能让人获得价值感,让人感到幸福。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作者认为,生活的意义,就在我们能把握的此时此刻。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我们能做的就是认真的活在当下,活在此刻的刹那。不是说不做规划,目标成功时,站在目标位置,起点到达目标是一条线;当我们从起点向目标迈进,是由无数个起点的连续,这个连续有无数种可能,达到目标,也是我们抓住了无数个当下的刹那。每个人看书都会有不同的见解,能在这里分享我的阅读真的很开心,推荐大家去读读《被讨厌的勇气》,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内耗,拜托人际烦恼,获得幸福。这也是我的一种通过“他者贡献”寻找共同体感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