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是我有限的阅读篇目中,分明写于建国前,但文章风格却与当今通俗小说很是相似的文章了。当然,形似不等同于神似,99.99%的通俗小说不论从文学审美还是社会历史角度来讲,都不及施蛰存代表作《将军底头》十一。
施蛰存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该派别是海派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我国第一个被引进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起源于一战结束后的日本,彼时的日本因经济和自然灾害等原因,社会上蔓延着虚无和绝望的思想,此外还效仿起了以文艺复兴时期为代表的西方的贪图享乐的风气。1928年,经刘呐鸥介绍,该文学流派思想传入中国。这个流派不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都灿如流星,却也逝如流星,但其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同时也并非后继无人,比如我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便是该流派的作家。
施蛰存的文笔自然没得说,此处我想重点讲讲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新感觉派强调直觉,提倡感性认识论,侧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施蛰存也不例外,该小说的重要情节线索便是花惊定的心理路程,所以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在讨论。本文深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影响,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及对花惊定梦境的描写(精神分析学认为梦境是委婉曲折表达的人的潜意识),对故国的向往和在大唐建功立业这两对矛盾,处理不好这对矛盾的花惊定最终走向了灭亡。
花惊定“本我”与“自我”“超我”的矛盾有两个具象化表现。一是文章一开头就交代的对故乡的向往与作为大唐将军建功立业、职责之间的矛盾,二是文章过半才展现出来的对黑裳女子的爱恋与军规军纪、道德之间的矛盾。精神分析学说认为如果“本我”“自我”和“超我”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人的精神状态就会进入异常,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一个人精神上的死亡,而花惊定因处在战争背景中,所以因心中的矛盾而分神,最终走向了肉体上的灭亡。他内心的矛盾集中体现在杀了那个骑兵后当晚做的梦中。结合他醒后的表现,可以看出这个梦境体现了他对骑兵的憎恶、对黑裳女子的爱欲。本能与道德和规则的冲突,更进一步分析需要详细研究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故此处不再展开讨论,但总之是可以看出作品的主题的:压抑内心矛盾走向灭亡。
施蛰存的作品较其他同时期新感觉派作家的作品而言更为成熟,但曾长期被冷落,不可不谓之悲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