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叔和他的朋友们
原创 【古镜奇遇】第七十一章 向汗珠保护区前进

原创 【古镜奇遇】第七十一章 向汗珠保护区前进

作者: 追风之周 | 来源:发表于2020-04-06 18:20 被阅读0次

大秦安岭是秦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2.72万平方公里。大秦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华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因为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有树木,所以大秦安岭里生长着各种菌科类植物,霖城很多山货远销全国和海外。

大秦安岭的南部被化为汗珠保护区,据调查,保护区内陆栖脊椎动物294种,其中鸟类205种、兽类51种、鱼类28种、两栖爬行类10种,保护区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貂熊、原麝、紫貂 、黑嘴松鸡、白头鹤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狼、棕熊、猞猁、驼鹿等39种。

全球北方针叶林南缘主要位于寒带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为干扰,与北方针叶林腹地相比,原始森林分布少。汗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华国北方针叶林中唯一没有受到强烈人为干扰的原始森林,也是全球北方针叶林南缘难得的一片原始森林。

汗珠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年冻土动态的监视器,保护区纬度高,海拔高,气温低,积雪覆被时间长达9个月,局部地区积雪常年不化,无霜期短,属于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一地区夏季短暂多雨,冬季酷寒漫长,独特的气候条件下发育着多年冻土。

汗珠保护区地处多年冻土带南缘,亦是北方针叶林南缘,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拥有不可估量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泥炭湿地下蕴藏巨大碳库,气候变暖下的冻土退化将会释放大量的碳,致使温室气体浓度增高,从而导致大气温度升高,进一步加速冻土融化,形成正反馈效应,严重威胁碳平衡及生态安全。汗珠自然保护区是监测多年冻土动态、制定全球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的关键地点。

湿地在涵养和调节水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汗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众多,湿地类型多样,湿地、森林和冻土相互影响,加之地表海拔的起伏,构成了独特又复杂的景观格局。在汗珠,湿地与冻土相伴相生,多年冻土是天然的隔水层,阻碍雨水下渗,从而导致季节性积水,容易形成沼泽和塔头草甸。湿地太阳反射率高,苔藓水分含量大,热传导系数低,有利于冻土的保存。在大面积冻土地带,普遍分布着北方针叶林,以兴安落叶松为建群种。兴安落叶松沼泽、柴桦沼泽、泥炭藓沼泽是保护区内常见的森林景观。

汗珠保护区内有保存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三大类型,共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2.6%。这一大面积分布的湿地在东亚同纬度地区极为罕见。

敏智准嫂子这次的研究课题将在汗珠这里展开,出于对 原始深林的保护,这里没有人为建设的交通工具,只能徒步进入。

灵越在敏智的帮助 下,顺利的跟随敏智哥哥的队伍一起进入大秦安岭,从大秦安岭西部进入向南方的汗珠保护区徒步前行。


本文于简书首发,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欢迎大家加入专题:岁月拾遗我们一起前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创 【古镜奇遇】第七十一章 向汗珠保护区前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uuphtx.html